航太產業供不應求以及國防題材發酵,帶動航太軍工族群股價走高。圖為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吸引來自10國,近300家企業參展規模。(記者王憶紅攝)
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下半年以來,包括亞洲生技大展、台北國際電玩展、台北國際旅遊展、國際半導體展、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等大展陸續登場,但在AI股吸金下,相關族群股價表現相形失色,展覽議題不再發酵,即使AI股逢高拉回,9月中的航太軍工展也不見相關個股有所表現;不過,市場人士認為,航太軍工族群在國際航太產業供不應求、以及國防自主、國防預算頻創新高下,題材可望持續發酵。
航太軍工族群可望翻身
市場人士指出,航太軍工族群在2016年有過一波大行情,最主要是總統蔡英文2016年執政當年,積極推動國防自主,將國防納入產業的一環,不僅強化了國防能力,也促進產業發展,更讓投資人看到航太軍工股的潛力,帶動航太軍工族群股價走高。
不過,因為航太軍工產業的特性,是客戶驗證期長,且國內航太軍工股多是零組件供應商,因此即使拿到訂單,成長動力也不會明顯跳耀。但也由於產品驗證期長,客戶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訂單是穩定且長期的,只是受限短期內業績沒有爆發性成長,未獲市場資金長期青睞,因此族群又沉寂下來。
但今年國際趨勢大轉變,航太軍工族群可望翻身。市場人士說,疫情過後,全球旅運復甦,波音、空中巴士新機供不應求,再加上美中戰略競爭,台海關係緊張,在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帶動國防預算創高下,航太軍工族群的基本面穩健向上,可望反映到股市表現。
疫後飛機需求成長 航太廠營運可望走高
全球航太市場需求端受惠疫後復甦的觀光需求,以及2019年的737-MAX墜機後,遞延的汰舊換新,帶動飛機需求成長。根據調查,波音與空中巴士2家航空公司合計在手訂單達13,547架,創10年新高,因此航太廠商樂觀看待未來20年需求,包括漢翔(2634)、長榮航太(2645)、駐龍(4572)、亞航(2630)、JPP-KY(5284)等營運可望走高。
國防預算再創新高 維修MRO廠可望受惠
此外因應地緣政治,政府在「國防自主」、「積極採購」下,今年台灣國防預算達5,863億元,明年加計特別預算與非營業特種基金後,共達6,068億元,再創新高。而國防預算增加,除有利軍用研發廠商,近年更透過特別預算,編列新式戰機與海空特別預算,加速籌備軍機規模,更將帶動台灣軍機、軍艦維修MRO(維護、維修和運營)廠商,預期漢翔、亞航、台船(2208)、龍德造船(6753)也可望受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