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源自pixabay)
●歐陽書劍
各國央行二○二三年第三季的貨幣政策都已底定,在通膨難以遏抑之時帶頭急升息的美國聯準會(Fed),先暫時休兵觀望;而原屬鴿派的歐洲央行(ECB)在最近一次會議中則繼續調高政策利率一碼。在勞動市場依然相對滾燙的情況下,即使通膨率稍緩,高利率維持更長時間,已愈來愈成為共識。
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在八月緩降至五.二%,且今年經濟成長率恐僅在零的上下徘徊,但歐洲央行九月十四日的會議中,仍決定提高政策利率一碼。在貨幣政策如此搭配的情況下,歐洲央行預測二○二三年歐元區的平均通膨率為五.六%,然後在二○二四、二五年將分別降至三.二%、二.一%,大致是再以二年的時間,才會達成其二%的中期通膨目標。
與歐陸隔著英吉利海峽的英國,則有不同的考量。英國目前通膨率雖仍高達六.七%,遠高於二%的目標值;不過,在ECB之後約一週召開會議的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經過激烈論辯後,將政策利率維持在五.二五%,與Fed一樣先按兵不動,並預測二○二五年第二季通膨率可以降到二%。以這樣的貨幣政策能否達成目標?委員們顯然歧見頗大,在委員會的九位委員中,就有高達四位於表決時贊成升息一碼至五.五%。
維持物價穩定是各國央行的共同、首要目標,而不管是否為法規明文規定,協助達成最大就業或是經濟成長則是另一主要目標。藉升息抑制通膨時,也會使經濟冷卻,使失業率提高,因此央行在審酌貨幣政策時,一直會有左右為難的痛苦。從歐洲央行與英格蘭銀行的不同決策可以發現,即使面對類似的處境,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測與中央銀行家理念的堅持,都可能左右升降息的決策。
決定貨幣政策的困難與不確定性,還可以從英格蘭銀行五比四的表決中看出。在內部委員頂尖對決之中,鴿派雖占上風,但兩方實力僅在伯仲之間,若經濟狀況稍微改變,英格蘭銀行在十一月二日的下次會議調高利率,也並不太奇怪。
當然,沒有央行不關注就業,只是目前不必太過擔心。勞動市場雖有降溫,但英國最新公布的失業率為四.三%,雖較上期稍增,不過仍處於五十年的低檔區;而歐元區的失業率也已降到六.四%的新低點,不僅遠低於肺炎疫情初來的惡況,且僅約為歐債危機之時的一半。對歐元國家與英國來說,從勞動市場的角度看,升息的痛苦還能承受,尤其是德國這一歐洲經濟的龍頭,失業率僅有二.九%。
不管是在美國或歐元區,勞動市場都還不差,央行決定繼續調高利率並不特別難為;然而,有籌碼卻不一定要下場一賭。若回到一年多前升息的初衷,當通膨率明顯下降時,中央銀行家們應也不會刻意想要調高政策利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