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書劍集》不怕升息,只怕…

2023/09/19 05:30

近日美國勞動市場緊俏有所紓解,通膨壓力減輕,估計聯準會對升息再度停看聽的機會升高。(路透)近日美國勞動市場緊俏有所紓解,通膨壓力減輕,估計聯準會對升息再度停看聽的機會升高。(路透)

◎歐陽書劍

雖然通膨降溫,但金融市場擔心意外的利空,不少期待利率跟著物價升勢走緩的投資人,對中央銀行與美國聯準會(Fed)等央行本週召開貨幣政策會議的升降息決策,依然屏息以待。只是若以美國最近二十年的數據觀察,在升息階段或是利率維持於相對較高期間,股市表現並不一定較差。

全球經濟與美國景氣息息相關,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牽引著其他國家央行的決策。在通膨壓力下,聯準會從二○二二年三月起連續十次會議都升息,將政策利率調高至五至五.二五%的區間,歐美主要央行也都先後跟進。聯準會於六月會議稍作休息後,七月再升息一碼,近日美國勞動市場緊俏有所紓解,通膨壓力減輕,估計聯準會再度停看聽的機會升高。

雖然不少投資人更希望降息,可是對比金融海嘯之前的大升息循環,股市資金在利率走揚之時,並未嚇到不計價地逃出,反而是在景氣欠佳、利率走低時,更值得擔憂。

廿一世紀初期,網路泡沫重創金融市場,美國經濟低迷,那時通膨率不高,而政策利率也維持在略高於一%,股市表現乏善可陳。二○○四年六月起,聯準會連續十七次會議都調高政策利率一碼,至二○○六年六月止,以二年時間將聯邦資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由一%調高至五.二五%,股市卻穩健邁開步伐。

從二○○四年六月開始升息,至二○○六年六月升息循環的尾聲,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及S&P五○○指數約各上漲十%,若計算至二○○七年九月開始降息之前,則約各上漲三十四%左右;股市不畏五.二五%的相對高利率。

那段期間物價雖然走揚,但相對溫和穩定。二○○四年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才剛由四月的二.三%拉高至三.一%,其後雖然都在二%的通膨目標以上,但在升息循環的那二年,CPI年增率最高僅為二○○五年九月的四.七%。一直到當時的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於二○○六年一月底卸任為止,通膨都未失控。

葛林斯潘預防性升息政策廣受好評,一直到金融海嘯後才跌落神壇。接任的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繼續三次升息各一碼後,將五.二五%的政策利率維持了十五個月,因遇美國次貸危機,於二○○七年九月開始降息,更曾以臨時會議緊急調降利率。即使二○○八年中,美國CPI年增率曾連續三個月突破五%,仍未能阻止聯準會在當年底將政策利率調降至○至○.二五%的最低區間;而急降息階段,幾乎就是股市開始急跌階段。

中央銀行每次升降息所面對的經濟狀況不同,但升息的目的是要舒緩物價上漲壓力,一般發生在經濟不太差、不看壞的時候。雖然利率太高可能埋下經濟停滯的隱憂,卻不總是導致衰退;降息就不同了,我們必須假設中央銀行家們看到了什麼我們沒有看到的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