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實質負利率〉升息腳步追不上通膨 綠通膨、矽通膨續增壓

2022/05/23 05:30

碳排放、碳足跡讓廠商的投資成本增加,加重通膨壓力。 (記者靳昌玲攝)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台灣4月通膨率3.38%,創逾9年半新高,實質負利率惡化。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直言,即使央行接下來每次升息2碼(0.5個百分點),到年底也追不上通膨,何況央行不可能一次升息2碼。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則呼籲,央行應揚棄舊思維,台灣經濟環境與過去已有很大不同,除了要對付傳統貨幣政策導致的通膨,還面臨「綠通膨」、「矽通膨」,未來升息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李鎮宇表示,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現在歐美國家開始計較碳排放、碳足跡,廠商的投資成本增加,需要資金,將通膨往上推,這是「綠通膨」;再來是「矽通膨」,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生產重鎮,台積電的人才「磁吸效應」使得各行業被迫拉高薪資,也會加重通膨。

Fed加快升息 台美利差擴大

他說,未來1、20年,台灣經濟將會有很大不同,央行思考貨幣政策走向時須考慮這些現實因素,做好「通膨預期」與「升息預期」管理,給予外界明確指引,好讓大家提早準備、因應。

根據美國聯準會(Fed)點陣圖,外界預測聯準會5月升息2碼後,接下來還有5次會議都會升息,6月可能再升2碼,甚至7月也還有2碼,年底短期利率回到2.5%水準。

不過,吳孟道認為,央行不可能「等幅」跟進聯準會升息,但「6月一定升」,且「一次升1碼機會最大」,因為物價還在往上走,且台幣近期貶幅誇張,央行必須要有動作。至於下半年,應該是且看且走,過去央行多次以「小船」做比喻,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貨幣政策較大型經濟體更具彈性,小船「轉彎」(貨幣政策調整)會比大船靈活。

銀行主管大膽預測,央行3月升息1碼後,接下來將展開為期1年至1年半的升息循環,只是升息半碼或1碼視當時經濟情況而定,因經濟成長動能具延續性,且與物價交互影響,以先前經驗來看,很少升息一次就結束,只要通膨沒有明顯改善,央行就會持續升息。

台幣貶值 輸入性通膨加劇

即使央行接下來3次會議都升息,大概每次半碼或1碼,今年最多2碼來看,台美利差持續擴大,外界擔心資金恐加速外流,台幣持續走貶,很快重返30元價位。

銀行主管指出,台幣從今年初27.6元左右到現在29.7元,已經貶掉2角,由於台灣現在面臨的通膨壓力很大部分來自輸入性通膨。央行對付輸入性通膨兩個手段︰一是貨幣政策;另外是匯率,若台幣大幅走貶,央行升息效果將被抵消,央行應該不樂見。近期台幣貶破29.5元後,央行進場穩匯態度也較為堅決,將有助於原本觀望的出口商拋匯意願提升,台幣貶勢趨緩。

「最大變數還是外資流向。」吳孟道說,台灣經濟基本面還是相當不錯,台幣沒有道理貶成這樣,除了戰爭之外,主要還是聯準會加大緊縮貨幣政策力道,使資金流向美元,這是不可控的「外在因素」。他研判,台幣下半年還是偏弱的走勢,但台灣出口商美元部位相當多,銀行外匯存款高達7兆多,台幣即使貶破30元,應該不會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