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民間籲放寬發行機構 助運彩掀鯰魚效應

2022/01/21 05:30

臺灣運動彩券發行已14年,從年營業額52億到突破400億,成為振興國家體育與運動發展的主要推手之一。(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吳孟儒、高嘉和/台北報導〕臺灣運動彩券發行逾14年,從年僅52億營業額到近年來已破400億,但相較香港人口僅約臺灣1/3,光是足球單項賽事投注就是臺灣運彩整體營業額的10倍以上。隨著第2屆運彩經營權將在明年屆滿,學者、專家及立法委員多建議應放寬發行機構家數限制,除可避免違反公平法、也可發揮「鯰魚效應」,增加弱勢團體及退役運動員就業,且遏止地下簽賭氣燄;但體育署僅說,運彩發行不單商業考量,是否放寬還未定案。

臺灣運彩自2008年開辦以來,第一屆由富邦銀行發行(2008~2013年)並委託其子公司運彩科技經營,後因虧損退出;第二屆由威剛科技(2014~2023年)攜手中國信託為金流系統廠商共同經營,運彩盈餘也成為振興國家體育與運動發展的主要推手之一;14年來挹注運動發展基金數百億元,培育頂尖選手、紮根基層。

運彩發行逾14年,雖然年營業額已達400億,但實際接觸地下賭盤的業者估計,每年地下賭金逾4千億,運彩年400億營業額僅是地下簽賭金額的1/10;若讓非法地下賭盤走上合法運彩,投注金額可逾700億,挹注運發基金,發揮更大效益。

運動賽事分析師協會理事長張宏韶認為,單一發行機構加上法規限制,因賠率不佳、玩法有限,讓民眾興趣缺缺,只能轉而投入選擇較多的「地下運彩平台」;立委林楚茵建議,可以多開放幾家,就是放「鯰魚」進去,讓運彩市場更有競爭力,也讓彩迷有更多選擇;立委張廖萬堅也認為,把餅做大,不僅運動發展基金增加,也可照顧經銷商。

體育署︰開放討論 尚未定案

體育署表示,每月都會開工作例會,正視民眾提出的問題和需求討論,找出解決方案,並針對投注習慣改變進行調整,不斷優化網站功能。未來是否有機會改變單一機構取得經營執照的模式?目前尚未定案,運彩發行不單是商業考量,博弈在台灣的限制和既定印象,若過熱是否對整體社會氛圍有正面影響得打上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