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電力政策〉疫情拖累風光進度 業者盼加強誘因

2022/01/10 05:30

轉零碳瞄準新興綠能

記者林菁樺/專題報導

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是綠能兩大尖兵,不過,2021年還是沒能達到既定目標,光電落後約1GW,離岸風電也持續因疫情受阻,包括允能、海能都將提出第三度展延,沃旭的大彰化兩座風場也無法做完百分之百水下基礎;業者雖然無奈,但也不至於太悲觀,官方也認為疫情因素會漸漸去化。

疫情亂+技術難 離岸風險建置受阻

經濟部能源局認為,離岸風電建置受阻有兩大關鍵,包括意外的疫情與低估的學習能量。官員分析,疫情擾亂船期,還有技師來往,施工船一年前就要預訂。但因疫情不斷遞延,整個船期大亂,加上隔離政策問題,國外技師來往困難、簽證期限拉長。

製造面則是學習初期想得太簡單。官員指出,台灣從來沒有相關的水下基礎零件經驗,實際做才發現,品質要求、技術難度都不低。一位離岸風機Tier1廠商也認同,他表示,疫情只是一個因素,關鍵還是台灣首次大規模進入離岸風電領域,施工船、人力等資源不足外,台灣還有東北季風干擾施工,確實沒有料到會這麼難。

業者甚至提前示警,台灣目前的離岸風場多數集中在台中、彰化外海,除了要運維船隻趕快造新船之外,台中港空間恐怕也已塞爆,需要積極想辦法,而不是要叫業者把船開去基隆港、興達港停泊。

截至去年底,離岸風電只有台電一期與海洋風場運轉。不過,官員認為,廠商開始習慣疫情,展延中的風場應可在今年完成,估計年底可有近2GW,達到2025年的總量5.6GW的35%。

土地難找+綠電蟑螂 太陽光電三度砍目標

至於太陽光電,2025年設置20GW,政府重壓在此,因屋頂型有限,重中之中還是地面型,但地面型曾三度砍目標至12GW,也驗證找土地之難,加上農委會也對農電共生與經濟部尚有「異見」,即使是不適耕作地,如台糖地造林地原本就沒有耕作,但砍樹種電爆發爭議。

而無論是光電還是風電申請饋線都不容易。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日前表示,沒想到風機申請相當繁瑣,光電也因為很多土地分屬不同單位管轄,早期許多饋線都是台電並未布建之處,後來又有不肖人士發現綠電商機可觀,故意虛占饋線,漫天喊價轉賣,台電也持續打擊「綠電蟑螂」,申請未完成就取消資格。

原物料高漲 躉購費率誘因成關鍵

加州能源董事長郭軒甫則沒那麼悲觀,他指出,光電發展在土地、饋線等問題其實都有逐步解決,小型屋頂光電幾乎沒有饋線難題,地面型這幾年在政府支持下發展共同升壓站也漸趨成熟,解決饋線併接問題。

郭軒甫直言,現在最麻煩是原物料及人力成本高漲,人工漲10%、材料漲30%,許多光電案場原本就因為成本材料太高而停工,但躉購費率如果誘因不足,只會讓業者縮手、繼續觀望,也會導致光電發展停滯不前。他認為,只要誘因力道夠強,光電還是有機會在2025年完成20GW目標。

電力#風力#光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