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穩住年關前經濟,中國人行透過七天期逆回購操作,向銀行系統注入二千億人民幣現金,此舉顯示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短缺。(路透)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彭博昨報導,中國人民銀行透過七天期逆回購操作,已向銀行系統注入二千億人民幣現金(約八七○○億台幣),此舉顯示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短缺,不得不持續加碼穩住年關前經濟;本月初,中國人行也調降存款準備金率,釋出一.二兆人民幣,以維持現金供應充裕、支撐國家經濟從疫情中復甦。
人行行長坦承「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澳盛銀行資深策略師刑兆鵬說,「這項龐大注資行動將舒緩流動性壓力,是協助金融機構平順度過年關的必要措施」。在中國,年末的流動性通常吃緊;NatWest Markets中國經濟學家Peiqian Liu認為,淨注資可能持續一週,而人行本月展現的鴿派論調,顯示北京對短期增長展望感到疑慮,將運用更廣泛的寬鬆工具提振經濟。
人行行長易綱昨指出,中國經濟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影響下,「短期面臨下行壓力,必須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前一天人行聲明承諾,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加大對明年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中財政部:明年經濟「穩字當頭」
中國財政部二十七日也矢言,明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因此將推出積極的財政政策,以穩定明年經濟增長;根據當日召開的二○二二年財政政策內部會議,財政部將推動新一輪減稅與減費措施,以支持企業「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同時採取行動,遏止地方隱藏債務的增加,在二十大舉行前維持「整體社會穩定」。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昨表示,商務部將「千方百計穩住消費回暖勢頭,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但他說,節節上漲的原物料與勞動、航運成本,使中國明年外貿增長難以維持穩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