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國際市場展望〉風險三重奏譜曲 多重資產策略上場

2021/12/06 05:30

科技股營收成長率穩定高於通膨,有助升息環境支撐股價。

■楊士醇

近期市場面臨風險三重奏:疫情、升息、通膨,彼此交互影響,不確定性上揚,造成近期波動加劇,建議投資人採取多重資產策略因應。

根據最新統計,全球接種兩劑疫苗的比例已超過4成,已開發國家與主要新興經濟體多數接種比例更高達5成以上,市場原預期2022年有機會成為「疫後經濟元年」。但南非變種病毒Omicron於11月中旬的現身,其高傳染力且可能對疫苗具免疫逃逸性,讓市場神經再度緊繃,「戰疫」重回焦點,經濟重啟疑慮再起,引發股市修正。

Omicron現身 經濟重啟疑慮再起

目前對該病毒株的了解仍不多,不排除疫情新增感染病例可能再創高峰,但由於各國政府已累積相當程度的防疫經驗值,並加強邊境管控,其後續影響尚待觀察。

美國10月份個人消費物價指數、核心物價指數皆創下31年來新高,加上聯準會11月會議紀要公布後,官員於紀要中展現的鷹派態度,刺激市場屢屢將升息預期提前。投資人心理狀態逐步就位後,精於管理市場預期的聯準會主席鮑爾,順勢於11月底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抓準時機翻轉立場,表示將不以暫時性形容通膨,並可能加速縮減購債,引發美股一片震盪。

變種病毒、升息、通膨三項變數交織下,組成近期市場的風險三重奏,恐慌指數甚至跳升到近6月新高,但若深入分析通膨、升息情境,科技股債長期仍存在表現空間。就通膨而言,根據美林11月基金經理人調查,逾6成經理人認為通膨為暫時性,且大宗商品價格於10月後持續下滑,加上美國能源署據此估計明年第二季氣候轉暖後,能源市場的供不於求的狀況將緩減,並可能轉為供過於求;另一方面,運價指數下降,亦有助生產供應鏈限制改善。

以上論述都偏向支持通膨非永久現象,鮑爾的轉向不見得需要被解讀為通膨將高於市場預期,或者市場誤判通膨情勢,更合理的解讀角度為,鮑爾已順利連任,拜登政府的兆元基建法案即將於明年上路,財政銀彈上膛,失業率有望減少,貨幣政策適度退場有助調節通膨預期。

當市場進入升息環境,且不確定性提高,資金有可能往「高品質」個股聚攏,更高的資本利得、更佳財務體質、穩定的盈利成長的科技股有望獲得市場資金青睞。比較2011年以來,美國通膨率與科技股營收成長率的圖表,科技股營收成長率穩定高於通膨率,營收實質成長有助帶動股價持續走高。

低利時代 科技股具投資吸引力

科技趨勢長期爆發力道不可小覷,但升息可能對高估值的科技股造成短期波動,為增加投組防禦力,以多重資產策略參與未來一年的科技行情,有助資產持盈保泰,且科技高收債過去20年平均違約率僅1.4%,僅整體高收債約3%違約率的一半,且整體收益率仍有近4%*水準,於低利時代具投資吸引力,值得投資人多加留意。

(作者為中國信託科技趨勢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