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走出紓困困境

2021/08/02 05:30

當個人或企業收入受疫情影響而減少時,政府應給予紓困,紓解短暫的壓力。(記者靳昌玲攝)

■魏錫賓

今年5、6月的就業人數較4月減少20餘萬人,失業率創下2009、2010年金融海嘯衝擊後的新高;5、6月的單月出口金額卻排名歷年前2強,主計總處上週且上修第二季經濟成長率至7.47%。就經濟面而言,就像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在好壞交錯的情境中,形成了最困難的紓困現狀。

餐飲、觀光業關門休息 居家產業供不應求

疫情不像天災,未曾破壞硬體建設,但像天災,奪去了人命;新冠病毒散播雖廣,影響並不平均,對個人、對企業、對產業都是如此。因疫情惡化祭出的防疫三級警戒,自然壓抑餐飲、觀光業的經營,被令暫時停業的娛樂、教育業,只能關門休息,於是可以發現,有些企業的營運隨同疫情惡化,而供應居家所需商品的產業,甚至供不應求。

服務業營運受防疫措施限制而受阻,但台灣經濟因出口與投資熱絡而成長,甚至創下近幾年的成長紀錄,景氣未因疫情而逆轉。最需要幫助的人、企業,從產業的角度看相當集中,但若以個人的觀點,卻非常普遍,因為服務業就是吸納最多就業人口的產業。

勞動人口移動常改變 準確紓困不易

紓困是為挽救危及生存的個體,疫情來臨時的紓困,特別要觀察的是「變化」。當個人或企業的收入或營收,受疫情影響而減少,且危及生存時,就應給予一定金額或方法的補助,紓解短暫的壓力。台灣經濟正向成長且顯著,但是是由較少的人創造出的榮景,多數人都受疫情衝擊,且勞動人口的移動方向,經常改變,因此,準確紓困並不容易。

就業人口的數目,過去以服務業成長較快,但服務業的變動也較快。2019年前10年間,製造業增加20餘萬人,服務業成長80餘萬人,2020年底,服務業已超過790萬人,製造業有303萬人,但2021年5、6月減少的20餘萬就業人口中,製造業減少不到2萬人,服務業少了18萬人。

特定行業等待紓困 經濟成長率一直上修

特定行業等待紓困,股市頻創歷史新高,經濟成長率一直上修,帶給一般人奇異的矛盾感;不過,疫情改變特定商品的供需,使這種看似衝突的現象,合理的存在。因此,紓困不易,但振興總體經濟卻不能說困難,畢竟景氣雖然內冷卻外熱,出口起了引導作用,經濟成長率有難得的好成績。

從過去的經驗及各國的現況觀察,服務業用人相對有彈性,因防疫而惡化的勞動市場,將在疫情好轉、防疫措施鬆綁後有效運作,創新高的失業率、減少的就業人數,也會因防疫有成而恢復常態。紓困與振興都與防疫效果連動,因人與人間互動的限制措施受羈絆的經濟,在疫情受控後,也能開始正常發揮;政府銀彈足夠,但要用得其所。

對某些人而言,這是最好的年代;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最壞的年代。經濟波動有不可測的特性,台灣已順勢登上成長的軌道線;紓困後的振興,可以思考發揮更多功用,維繫領先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