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書劍集》疫後經濟的不變

2021/04/06 05:30

◎歐陽書劍

全球經濟從悲觀至極,經歷谷底復甦,即使尚未脫離險境,各國已漸瞭解如何與病毒共存,二○二一年展望相對樂觀,只是經濟表現仍將與疫情連動,不同國家面對的挑戰,依然有高度差異。

武肺疫情起伏不定。接種疫苗最勤的以色列確診數,已由每日新增萬例,降低至百餘例,美國疫情雖也度過高峰期,並極力推廣疫苗接種,但最近幾日的確診病例卻有上升現象。只是不確定性雖在,但低迷氣氛大減,完全不同於二○二○年上半年。

世界貿易組織(WTO)二○二○年四月時估計全年全球貿易量將負成長十三%至三十二%間,不過,隨經濟狀況好轉,後來多次下修全年衰退幅度,上週公開最新資料,又將二○二○年商品貿易量調整至僅較前一年減少五.三%,並預估二○二一年可成長八%。雖未回到疫情前的上升軌道線上,不過,已不再過度悲觀。

WTO認為二○二○年全球GDP將減少三.八%,但二○二一年及二二年則分別成長五.一%及三.八%。國際貨幣基金(IMF)雖估計二○二四年的全球經濟規模約比疫情前估計的少三%,也認為今明兩年經濟將實質反彈。

在衰退與復甦的過程中,各國與產業間的表現均不同。疫情發生後,幾乎所有行業均受衝擊,其中以高度依賴人與人接觸的旅遊觀光服務業受創最深,而生活必需的醫療、零售、營建,以及製造業等則相對緩和。IMF以疫情嚴重的美國為例說明:在疫情爆發後的二○二○年四月,各類消費均減少,尤其是餐廳、旅遊、交通等需要密集接觸的產業,但五月後冰箱、電腦等耐用品的購買就較前一年增加,六月以後甚至維持二位數的成長,其他商品的消費,也慢慢轉正。

商業運作迅速隨防疫措施與生活型態而調整,各國的經濟表現也就與產業結構的組成息息相關。相當依賴旅遊業的西班牙二○二○年經濟負成長十一%,為歐盟受創最深國家,而泰國也衰退超過六%,創下一九九○年代後期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最差紀錄。因封城鎖國而受影響較嚴重的還有原物料出口國,不過,在二○二○年後半放寬管制,正在逐漸恢復。

武肺疫情重挫全球經濟,必須要一段時間才能接軌疫情前的發展,不過,因為受創最大的是人員高度互動的服務業,IMF認為中期經濟展望應較二○○八年後的情況樂觀,因為金融業的影響較為廣泛,而觀光旅遊服務業等則相較侷限於產業內。

疫情一旦好轉至完全恢復,不同國家與產業,又將受到不同影響,但不會單純地與疫情爆發後反向行進。各國與不同產業在重新適應疫情變化的過程中,不變的除了生活數位化的趨勢,還有適應力的強弱將再定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