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科技業豪賭〉科技業世紀豪賭 台灣大廠揚威國際舞台

2021/03/01 05:30

國內科技業擴大規模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過去一年,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在家上班、上課對科技產品需求暴增。作為科技島的台灣,經濟不但未受疫情影響,反而因此受惠,國內科技業在國際上知名度大增,也讓這些科技大廠啟動更大膽的豪賭,進行投資、併購,深化台灣在科技產業的地位。

台積電資本支出遠高於預期

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在今年1月的法說會上,丟出了今年資本支出高達250到280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震撼彈,這個金額比國內一年的公共建設支出還要高,究竟台積電看到了什麼樣的未來?這個大手筆投資會不會成為台積電未來沈重的負擔?亦或者帶動台積電另一波高成長?

環球晶非買到世創不可

跟晶圓代工息息相關的上游矽晶圓產業,國內的矽晶圓一哥、全球第三大的環球晶(6488),去年11月也向市場投下震撼彈,要以上千億元的資金併購全球第四大矽晶圓廠德國世創,而且兩度調高收購價格。用白話來說,就是非買到不可,追價也不在乎。同樣的,環球晶可說不計代價要成為矽晶圓領導廠商,看到的未來是不是跟台積電有一樣的場景?還是更為樂觀?

因為過去環球晶啟動併購,向來都是選在產業不景氣時,逢低買進,這次不僅在產業高峰時出手,還連續調高收購價格,顯然對半導體後市有相當十足的把握。否則環球晶資本額僅40餘億元,這個投資遠超過環球晶股本25倍,絕對是一場豪賭。

鴻海拿到美Fisker訂單

至於原本專注於電子代工領域的鴻海(2317),在董事長劉揚偉上任後,就積極規劃轉型,去年下半年宣布成立的MIH電動車平台聯盟,已吸引超過700家有意投入電動車領域的業者加入。劉揚偉日前表示,今年就會有3款電動車上路,上週也確定拿到美國電動車與行動方案解決公司Fisker訂單,2023年就可量產上市。

國巨鞏固產業界地位

雖然不是疫情之間出手併購,但被動元件龍頭廠國巨(2327)在2019年底砸下500億元買下美國被動元件大廠基美,也是石破天驚之舉。這個案子帶動國巨業績在去年回溫,也鞏固國巨在產業界的地位。

國內科技業這四樁豪賭,其實讓大家看到兩個未來的產業方向︰第一就是半導體。台積電不惜砸下鉅資擴大資本支出、環球晶千方百計要買到德國世創,顯然都知道未來半導體將不只是一小塊晶片,而是戰略物資,隨著5G、AI、物聯網的科技演進,對半導體的需求有增無減,只有拉大領先優勢,才能確保龍頭地位。

第二就是汽車。電動車、自駕車將逐漸取代燃油車成了未來趨勢,國巨買下基美著眼的也是這個;鴻海不想只幫未來蘋果汽車代工走回頭路,籌組聯盟另闢蹊徑也是看好未來車用商機,且聯盟的風險較小,只是能不能成功,還有待時間驗證。

台灣科技業的這些豪賭,雖然風險不小,且過往台灣海外併購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多是血淋淋的教訓,但台灣若不趁此天時、地利、人和之際,拉大科技業的競爭力,後面正虎視眈眈的追兵不在少數。台灣政府跟股東應該要給予支持,才能確保台灣科技島的地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