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觀測站》打炒房的力道

2020/12/24 05:30

(資料照)

資金狂潮助漲房價,繼央行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內政部也推出「實價登錄2.0」,財政部更研擬多項租稅手段,包括檢討房屋稅免徵標準、研擬提高囤房稅、從嚴規範房地合一稅等。政府「打炒房」一波接一波,包括信用管制、實價登錄2.0等均正中要害,但後續租稅工具出手應拿捏力道,避免「打炒房」變成「打房」,房市被打趴也不是好事。

根據內政部資料,截至今年第2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已連續8季上漲,累積漲幅5.19%。這波房價上漲以中南部漲幅較明顯,六都中,第2季高雄市年漲3.68%、台中市漲3.69%、台南市漲5.46%較多,除了台商回流投資帶動需求之外,部分建商及投資客聯手炒作也是主因,前陣子的預售屋「紅單」亂象就是一例。

為此,央行提前於理監事會前祭出4大措施,包括限制公司法人、自然人第3戶以上、購地貸款及餘屋貸款成數,瞄準炒房及囤房,首購及換屋族不受影響。緊接著,行政院通過「實價登錄2.0」,包括預售屋納管、揭露至門牌或地號等,立法院已初審通過。目前央行與內政部的措施,對於抑制炒作及加強透明化確實有所助益。

另外,財政部擬修正「房屋稅條例」,包括排除法人適用房屋稅免徵標準、提高囤房稅率等;財政部長蘇建榮日前更表示正在檢討房地合一稅,包括「短期持有」期間延長、境內法人擬納入課稅等,傳出短期持有期間將從2年延長到5年。此外,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拋出限制私法人購買住宅,並點出「限購令」實施的兩個時點。

根據央行資料,2016年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後,累計至2018年第4季,降低房價成長2.5%、建物買賣減少1.4萬棟,降幅高於LTV(貸款成數)管制措施,顯示租稅工具的效果較佳。不過,這波房價上漲較偏向特定區域,漲幅也相對「溫和」,政府打炒房若出手太重,恐怕會有傷及無辜的問題;例如,短期持有擬延長為5年,持有5年是否算短期炒作?換屋族是否遭波及等,還有不少討論空間。(鄭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