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沃旭︰2倍人力協助 台廠文化需轉變

2020/11/10 05:30

管架式水下基礎是什麼

管架式水下基礎 生產較困難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風電水下基礎國家隊因學習進度慢而面臨轉單,沃旭台灣總經理汪欣潔坦言,適用台灣的管架式水下基礎生產較困難,沃旭已提供較其他風場2倍以上人力協助;問題在於一階供應商學會後,「必須教會焊工每一次都執行相同的工序與品質」,這對台廠是相當有挑戰的工作,台廠管理心態與技術也需要進步。

對於日前傳出供應商私下抱怨開發商未提供足夠專業人力協助;汪欣潔強調,沃旭提供的專業人力協助超過其他風場2倍,包括設計、建造、塗裝、焊接及檢驗專家,連疫情期間也有加派歐洲專家。

汪欣潔解釋,管架式水下基礎生產較困難,每座需2.5萬人/小時努力,與歐洲常用的單樁式1萬人/小時差別很大;且一階供應商學會技術後,在2.5萬個小時生產時間內,「必須教會焊工執行相同的工序與品質」。開發商需對一階供應商提供技術協助,由其管理下游,對二階、三階則是額外協助,沃旭都有派駐人力。

管理心態與技術 需要進步

她直言,管理心態與技術是台廠需要進步的地方,「有一些業界很好的公司跨足其他產業,但過去心態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包袱」;若無法擁抱新產業重新學習,在無法立即調整、仍自豪過去方式處理下,反而會變成包袱。

她指出,大彰化風場陸上變電站、塔架、基樁等供應商均是全新的,沃旭提早半年以上給予設計,讓其儘早準備,發生問題時,也不會立刻依合約放棄,而是共同解決問題;在過程中發現,很多台廠供應商其實可更好的管理下游廠商。

沃旭亞太區總裁柏森文表示,全球供應鏈成熟度不同,沃旭同樣要花10年訓練供應商,早期階段生產出狀況並非特例;「有些供應商遇到挑戰與錯誤能及早溝通,對專案就不會有很大影響」。沃旭不願在供應商遇到困難時就考慮轉單,但考量學習曲線陡峭,若明年初起建時程遭拖延,恐耽誤所有台廠,包括船舶、海事工程供應商等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