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減不了的國債與人生

2020/10/06 05:30

受武肺疫情衝擊,各國紛紛擴大財政支出因應,公共債務更迅速地攀升。(資料照)

◎歐陽書劍

政府稅入在景氣向下時減少,負債卻通常無時無刻不增加。受武肺疫情衝擊,各國紛紛擴大財政支出因應,公共債務更迅速地攀升,引起財政危機的憂慮;但有還不了債的國家,沒有不負債的政府,舉債並非洪水猛獸,只要合理,積極或穩健的財政各有操持者。

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武肺疫情迫使各國政府大量舉債,財政壓力達到歷史高峰。二○二一年已開發國家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將較二○一九年增加二十%,平均債務水準遠超過GDP,而新興經濟體的負債也達GDP的六十%左右。各國政府正積極發債籌資,新興國家上半年以美元等主要貨幣發行債券金額達一千二百多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第二季。

當國家被迫在前景黯淡的壓力下舉債,又無法奢望復甦立即到來,等於將還不出利息的債務危機引到眼前。G20(二十國集團)發起的暫停償債計畫,將在年底到期,IMF就主張延長至二○二一年,讓也困於疫情的中低收入國家,能再喘一口氣。

國家與一般人的財務狀況,因此有時甚為相似。中低收入者窮於求生,平時即無多餘儲蓄,一旦失業或遇意外,連債息都難返還,因應危機的能力偏弱,只能依賴外援;而高收入者,能夠積累財富,不懼乾旱來襲,即使平常未廣積糧,也有較高信用額度可借貸度過危機。

企業也是一樣,不管經營策略或業績好壞,在整體經濟衰退,都難倖免,但因應不景氣的本錢就有不同。這種表現於外的能力或形象,不在於負債多寡,而在利用資源的態度或以往能力的呈現;如日本政府負債雖早就超過GDP的二倍,卻能獲得信任一樣。

主動舉債建設或被動籌資救援因此都不可怕,且應積極進行;培養復原力,迅速站到前排,才有更大的災害緩衝空間。僅有中低收入的人或國家,要脫離下次危機的捉襟見肘,首要任務是撕去窘困標籤、提高收入,個人要加強技術與能力,對國家來說,真正有益的基礎建設投資,才能夠擔負起拉抬GDP的功能。

稅課收入是政府歲入中相對穩定的財源,但也隨著經濟而起伏,在不景氣後,都有稅入減少的現象。我國二○○二年後僅有二○○九年一年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較前期衰退,從一.七兆元驟降至不到一.五兆元,其後雖有回升,但直到二○一二年才超越危機前的水準。

然而,不管景氣如何變動,我國財政相對穩健,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占GDP的比例,都不超過三十五%,最近幾年都在三十%以下。即使在疫情衝擊下增加財政支出因應,但根據財政部估計,今明二年的財政狀況依然持平,負債比仍在三十%上下,遠優於大多數已開發國家。

國家財政要處理許多變數,我國相對較低的公共債務提供了因應危機的空間;不過,背後有許多解讀的方式。就像企業一樣,高負債公司或許正在困境中求生,但也可能是因看準景氣走勢而處於獲利最佳狀態;企業負債高低,與經營策略、產業與企業特性、外在環境都有關係。

政府或企業現在的舉債空間,可以協助度過目前的危機,但過去更有建設性的更高舉債金額,或許就解決了目前舉債的需求;在因果關係的推演中,不一定總能找到源頭與理由,就像收入高低,以及或困頓或得意的人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