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疫後轉型商機〉「疫」軍突起 4大轉型商機來了

2020/10/05 05:30

記者陳炳宏/專題報導

後疫時代有那些新商機?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曾伯楷指出,智慧製造推廣已有10年,但限於投資報酬率太低,導入資金過高、時間過長,因此推行並不順暢,但疫情造成人力短缺,而且需要非接觸的製造,這剛好對應到智慧製造的特性,尤其工業4.0已經可以讓很多機器自主運作,帶來包括遠距操控、人力減少使用等優勢,「疫」外加速智慧製造的推廣。

曾伯楷表示,智慧製造對企業而言,不再只是過往僅增加生產效益,重點反而是提升工廠或企業的生存韌性,透過導入智慧製造,更能確保工廠可以生存下來,這也是疫情下智慧製造扮演的角色,也加速廠商數位轉型的步調。

美中貿易戰 促成在地生產 加快智慧製造

曾伯楷指出,2010年冰島火山爆發、泰國水災,分散在歐洲、亞洲的供應鏈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這幾年供應鏈已經朝向集中化佈局,但因美中貿易戰,導致兩國都實施製造業回流,加上疫情造成供應鏈斷鏈,也促使在地生產、短鏈佈局趨勢更加明顯。

曾伯楷說,智慧製造有一個很大的特性,就是製造彈性夠高,可快速客製化,帶來的是生產期程、產品開發周期、以及面市時間縮短等效益,並且可快速在地複製供應鏈,製造出所需的各節點產品,不過不可諱言,「全球化供應鏈」與「在地集中供應鏈」相較,相對成本也較高,但對廠商而言,成本高風險低,總比斷鏈來得好,至少還能維持生產出貨。

曾伯楷也指出,協作機器人近年來不斷發展,去年漢諾威工業展已將協作機器人(Cobot)當作重點展出,因為目前協作機器人已可以跟人在同一場域工作,而且不用圍柵欄,加上學習快速容易上手、效用高,有助於減少人力,有其市場,像自主無人搬運車(AGV)、行動機器人(AMR)等運輸機器,減少人力以維持社交距離,在疫情下也逐漸浮現其重要性與優勢,包括降低生產流程與減少運輸人力需求。

協作機器人受重視 帶動周邊商機

曾伯楷表示,由於協作機器人大都以機器手臂呈現,但也會帶動AI的智慧視覺、以及機器觸覺,不管是機器人平台或其他商業模式,都是透過協作機器人帶動,在這波疫情下,也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並帶動周邊商機。

此外,疫情帶動全球跨境電商銷售大幅成長,因為透過網路可以免接觸把產品銷售到全世界,PChome Thai(泰國)總經理蔡文雄就指出,東南亞是電商快速崛起的市場,但多充斥低價、品質不穩的中國商品,PChome希望接下來帶領台灣優質商家,包括商店街、露天拍賣上的店家,一起拓展東南亞市場,他樂觀看待台灣商品在這波疫情下的的跨境成長趨勢。

店家轉型接單電子化 訂單成長

另外疫情也帶動線上零接觸商機崛起,旅遊體驗平台 - 客路(KLOOK)建置KLOOK Academy(客路學院)平台,協助商家數位行銷,加速店家導入網路數位化,KLOOK把行程加以包裝放在KLOOK平台上,讓店家接單電子化、網路化,成功幫店家爭取到不同客源,訂單數量也大幅成長,享受疫情帶來的轉型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