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ICS 2.0倒數〉解決保單亂象 利於產業永續發展

2020/09/28 05:30

圖為南山人壽。 (資料照)

記者吳佳穎/專題報導

近期金管會宣布,將在5年內逐步導入「新版保險資本標準(ICS 2.0)」;前金管會主委、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王儷玲指出,儘管新制上路,可能導致現行RBC(資本適足率)偏低的企業,面臨財務修正壓力,但整體而言,將為台灣保險業帶來良性競爭,有助於永續經營。

ICS 2.0 有助解決國內保單亂象

王儷玲表示,長期來看,國內保險業者將在2026年接軌IFRS 17,兩者負債與資產都是以市價做評估,理念上趨於一致。不過,相較於現行保險業的RBC(資本適足率)制度是以風險係數計算風險資本額,而ICS 2.0需加上壓力測試,能更精準衡量投資風險。

在ICS 2.0標準下,王儷玲指出,未來保險業在產品設計、投資配置、資產負債管理等均需再做盤點。以產品設計為例,近年來由於定存利率走低,民眾為追求收益,大買儲蓄險、利變型保單等短天期獲利保證商品,「出現利變型保單取代定存等亂象」,但這類產品在IFRS 17規定下,將帶來較大增資壓力。王儷玲指出,未來若要接軌ICS 2.0及IFRS 17,保險業者在產品設計上,應該轉向長天期,或偏向提供醫療、長照類的具保證型的保單。今年以來,金管會頻頻出手干涉儲蓄險、利變型保單銷售,也是為導正相關問題。

中華信評金融服務部資深副總經理張書評指出,近十幾年來,由於定存利率走低導致儲蓄型、利變型保單熱銷,保險業出現資產倍數成長,但獲利卻無法等幅提升。 台灣不管公債、公司債殖利率都很低,導致資金轉往國外,且在低利環境下也壓縮投報率,但若加計匯兌、避險等成本,儲蓄型保單利潤微薄,甚至可能賠錢,類似產品對於壽險業者唯一的好處,在於稀釋早期高預定利率的保單成本。

中華信評分析師王珮齡補充,保險業者透過儲蓄型商品收進大筆資金,也帶來資金去化壓力,特別是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業者若要提高投報率必須承擔更高的風險。舉例來說,國外壽險業資金多數用於固定收益類投資,股票占比約為5%,但台灣壽險業股票投資占比達12%,由於股票風險權重較高,因此弱化壽險業資本水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