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振興經濟的副作用

2020/06/29 05:30

◎歐陽書劍

百年一見的疫情,對社會也有百年難見的衝擊。國際貨幣基金(IMF)上週更新經濟預測,將二○二○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調降至負四.九%,預測二○二一年為五.四%,也就是到了明年底,全球經濟規模約略等於去年底。經濟在二年時間維持了不進則退的格局,且貧富差距擴大爭議又將再次點燃。

二○○八、二○○九年金融海嘯時,全球股市暴跌,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由二○○七年次貸風暴起始時約一萬四千點,重挫至二○○九年三月的七千多點,各國政府除了入股金融機構、對企業直接紓困外,全球央行都以維持更低的利率,促進投資、消費需求,將資金逼進市場。

二○一一年三月道瓊已漲回至約一萬三千點,金融資產豐厚的有錢人,再度累積了幾乎是前所未有的財富,然而實體經濟卻依然不見起色,美國失業率仍高達九%,二○一一年九月終於發生一千多名示威者湧入紐約華爾街抗議金錢遊戲、金錢政治的事件,並演變成全球性的反富運動。

金融危機擊垮經濟,改變了一般人的生活,引爆了大眾的怒氣;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一九六一年起的統計資料庫中,全球經濟成長率只有在二○○九年為負成長,當年衰退一.六七八%。這一次的衝擊更大,短期大蕭條式的經濟落難,使許多人突然失去工作,美國今年四月的失業率高達十四.七%,遠高於金融海嘯時十%的最高點。

經濟衰退嚴重,各國政府面對危機時推出的政策,重新再演練一遍,一樣希望藉由挹注資金穩住搖搖欲墜的產業,並以更低的政策利率,帶動消費與投資。只不過,這次也一樣,金融市場先回溫,資產價格已經膨脹,經濟及勞動市場卻依然不景氣。

雖然不少實證研究認為資產價格提高的財富效果有限,一般人不會因為股價上揚而大幅增加消費;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擔任台大經濟系教授時與另一教授王泓仁針對台灣的狀況研究,也得出類似結論,「股票財富確實可以透過財富效果管道影響台灣家庭的消費支出,但是股票資產的財富效果整體而言並不大」,且「房價的變化並不會顯著地影響總消費支出」,也就是房價與消費間關係更為淡薄。

不過,透過調整政策利率等貨幣政策影響資產價格,改變經濟行為的方式,仍是各國央行的主要工作。在我國中央銀行網站介紹貨幣政策的網頁,也將資產價格與中長期利率、匯率、貨幣總計數(與銀行信用)等並列為我國貨幣政策的四大傳遞管道,認為資產價格變化能經由財富與資產負債表的變動,達成央行穩定物價及協助經濟成長等目標。

股票上漲,資產膨脹,一般人會因覺得更有錢而增加消費,進而帶動經濟成長,這本就是相當直覺式的想法,但不管能否有效提振經濟,資產價格的上揚,總是會造成無資產人的相對貧困,而這些人還可能在疫情中失去工作、負債過日,經過更長時間才能重建新的有序生活。救危政策的副作用幾乎無法避免,二○○九年台灣的貧富可支配所得差距,也是二○○二至二○一九年的最高點。

各國股市受肺炎疫情影響而重挫,但很快的回到高點,美國高科技股還突破歷史新高,可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抗爭團體在經過比佛利山附近住宅區時,終究喊出「吞嚥有錢人」(Eat the Rich)的口號;疫情依然狂燒,貧富差距擴大又成為危機後的另一危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