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財經焦點〉老少失衡嚴重 人口老化指數119.82 逾30年老屋過半

2020/05/11 05:30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分析,台北市的新屋房價太高,不少民眾轉而購買市區總價相對低價的老公寓來住,好不容易買進市區老房子,自然希望居住時間能夠拉長,建商要去整合都更更不容易。( 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專題報導

內政部日前發布最新的2019年人口老化指數與扶養比,老化指數攀升至119.82、扶養比38.96,均創調查以來新高,老化指數6年來飆升近35%;對照去年第四季發布的房屋稅籍住宅資料,5年內新屋占比僅6.35%,逾30年老屋快過半,且較新屋多出逾6.5倍,台灣人口與住宅同時出現嚴重的「老少失衡」。

比新屋多出逾6.5倍

根據報告,2009年老化指數僅65.05,也就是幼年人口多過老年人口,當時每100名幼年對應的老年人口約65人,之後連10年攀高,2019年最新調查為119.82,10年來老化指數飆升幅度達82.93%。

老化指數最嚴重的縣市是嘉義縣,達213.05,也就是每一個幼年人口對應超過兩個老年人口,其次是南投縣的166.16及雲林縣的164.31;全國老化指數不到100的縣市有新竹市73.35、新竹縣77.69、桃園市81.4及台中市90.43。六都老化指數以台北市最高、約134.44,台南與高雄市也均破130,新北市約118.97。

老化指數 嘉義縣第1 南投第2

再對照全國住宅屋齡分布,到去年第四季,房屋稅籍住宅數量為876.89萬宅,平均屋齡剛好30年,屋齡1年以內的住宅不到15萬宅、僅約1.66%,屋齡1至5年約41萬餘宅、約4.69%,合計僅約6.35%。

反觀屋齡超過30年、達40年老屋有200萬餘宅、約22.87%;屋齡逾40年、達50年的老屋逾145萬宅、約16.58%;屋齡超過50年的老屋有77萬餘宅、約8.8%。30年以上老屋占比約48.25%、總宅數達423萬宅,多出5年內新屋逾6.5倍。

購屋紅利人口 逐漸消退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分析,工作年齡人口落在15至64歲,其中至少一半是買屋、換屋的目標族群;但依內政部統計,由2012年底74.22%高峰後,逐年下降至2019年底的71.69%,是近10年新低,代表購屋的紅利人口在逐漸消退,加上建物老化問題,不只影響高齡社會的生活品質,在推動投資、消費的主力逐漸熄火後,未來要推動更新、危老重建等計畫將會越來越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