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觀測站》兩個幸好、兩個隱憂

2020/05/07 05:30

主計總處公布4月CPI年跌0.97%,連續3個月負成長,且跌幅明顯擴大,主因是國際油價暴跌及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記者鄭琪芳攝)

行政院主計總處上週公布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1.54%,雖較2月預測下修0.26個百分點,下修幅度低於預期;而且與香港-8.9%、中國-6.8%、新加坡-2.2%、南韓1.3%相較,台灣經濟表現優於鄰近國家,這應該歸功於「兩個幸好」,但也有不可忽視的「兩個隱憂」。

這次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各國紛紛採取封城、鎖國等防疫措施,導致經濟生產活動幾乎停止。因此,國際機構普遍預測經濟受創程度遠高於2003年SARS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甚至可能高於兩者總和。

相較之下,台灣經濟受創程度相對較輕,因為有「兩個幸好」,一是美中貿易戰後台商紛紛轉移生產基地,減輕了中國供應鏈因疫情而斷鏈的威脅。一是中國限制中客來台自由行,降低了台灣防疫的壓力,也因台灣疫情控制得宜、不像他國生產活動停止,因此經濟表現較佳。

儘管如此,台灣經濟仍面臨「兩個隱憂」,一是武漢肺炎疫情發展仍具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前景還有許多變數;加上川普總統揚言對中國加徵新關稅報復,美中貿易戰可能捲土重來。一是國際油價暴跌,不僅對產油國造成衝擊,值全球經濟疲弱之際,可能無助於提振消費,反而提高通貨緊縮的風險,甚至影響投資意願。

主計總處昨公布4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跌0.97%,為近125個月以來最大跌幅,且已連續3個月負成長。儘管主計總處認為目前沒有通縮疑慮,因國內並無供給過剩或需求不足的情況,但國際油價若長期處於低檔,負面效應擴大,對台灣經濟恐怕是弊大於利。(鄭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