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書劍集》未來世界的即時演練

2020/04/07 05:30

●歐陽書劍

疏離、高科技,以及無孔不入的社會監控,是不少科幻小說的主要元素,而一場不知因何而生的致命疫情,正能開展出扣人心弦的奇幻情節;新冠病毒在全球擴散後的場景,就是一個寫實的演練,也和每次重大的危機一樣,催生出新的社會經濟現象。

一九七○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物價飛漲重挫經濟,造成全球對通貨膨脹的恐懼,各國紛立法採取節能措施,大眾尋求環保商品並改變生活習慣,使日本生產的小車趁勢崛起,以降低油耗、車重、提高效率的設計,強攻北美及亞洲市場;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金融體系瀕臨崩潰,業務分割、資本適足的規範提高,大型金融機構因而解體重組。這是危機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世界不停在改變,不僅受單一事件衝擊,產業結構也一直隨需求、科技而轉換,生活型態並跟著調整。一九七○年代初期,已開發國家的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已不到五%,但亞太國家平均還接近二十五%;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二○一七年全球農林漁牧產值已僅占GDP的三.四%,日落而歸的尋常作息,持續邊緣化,全球服務業創造的附加價值,已達GDP的六十五%,遠遠超過製造業及農業。

創新商業模式擴大服務業的範疇,社會發展因科技進步而有更多想像空間。僅僅是兩個多月前,AI、5G、物聯網的應用,都是改變生活的熱門話題;有關未來世界的預測中,有許多來自科技的美好想像,透過新溝通技術,人與人不必費時費心費力接觸,而自動化數位化的結果,使生產與消費更具效能與效率。可以設想的未來世界是以更少的勞動,創造更便利的環境,滿足消費者更高端的需求。

武漢肺炎疫情某種程度地強制新世界提早到來,只是同樣的元素,構成的是氣氛迥異的情境。為了阻隔病毒,封城、鎖國、禁止外出的範圍不斷擴大,配合監控的措施相繼出現,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成為罪行,隔離造成了疏離;大規模的居家工作、學習,被迫演練成現在進行式,遠距溝通技術更廣泛地被使用,高科技也更迅速自然地滲透進日常作息中。肺炎疫情驅動的新生活,看似是未來,但也像在過去,非必要的經濟活動一律停擺,居家之外的休閒,更加原始簡化。

新的生活產生新的需求。在病毒肆虐下,個人與企業的首要任務都是求生存,能夠且必須繼續維持的經濟活動就是核心商機,是無法拋棄的過去與未來,因此,即使整體經濟規模已經萎縮,也並非所有產業都陷入衰退。為了滿足生理需求,除了必須依賴生技公司戰勝病毒外,電子商務、外送運輸、線上娛樂,以及居家工作教育會議等相關的軟硬體等,都是支撐社會基本運作的基礎。不可或缺與不能取代,在災難中反而創造更大的企業價值。

疫情終究會在攀登高峰後開始下滑,經濟活動在凍結二、三個月或半年、一年後,即使病毒仍未消失,也會有新生活模式與之共舞。席捲而來的災難,使一些人受困在痛苦深淵中無法自拔;但有人從密佈烏雲中,找到亮光。疫情過後的世界,不會等同於想像的未來世界;不過,世界不一樣了,除了新冠病毒曾介入外,也因每天本來就都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