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書劍集》疫情迷霧中的樂觀視角

2020/02/25 05:30

◎歐陽書劍

武漢肺炎繼續在國際間擴散,各國雖陸續採取隔離措施,病毒傳播速度在部分國家卻反而加速;隨著恐慌指數升高,經濟受到衝擊的預期在加強,悲觀情緒也渲染了今年景氣的研判。只是疫情將如何結束雖難以定調,但和十年前相比,大部分國家的經濟結構已更有因應外在變局的能力。

若沒有武漢肺炎疫情的爆發,今年的全球經濟就有正面的起點,美中貿易戰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為最大的不確定性指出了方向,元月份的所有經濟景氣預測,幾乎都傳遞了樂觀的訊息。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經濟展望,估計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將達到三.三%,高於二○一九年的二.九%。歐洲央行及美國聯準會也都看好今年的經濟表現,至少都優於去年。

在一片穩定成長的樂觀氣氛中,武漢肺炎從中國擴散至其他國家,雖引起疑慮,也造成股市的大幅波動,不過對經濟前景的衝擊,估計仍有一定限度。上週四發表歐洲經濟展望演講的歐洲央行副總裁Luis de Guindos及美國聯準會官員,都相當謹慎地提到武漢肺炎疫情提高了不確定性,但他們基本上不改對經濟溫和成長趨勢的推斷。

IMF判斷若中國在第二季恢復正常,則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仍有五.六%,較一月的預測值減少了○.四個百分點,雖是近三十年的低點,但只不過是延續了最近十幾年來成長減緩的趨勢,也僅造成全球經濟成長○.一個百分點的減少。相較之下,根據IMF估計,美中貿易戰帶來的全球貿易緊張關係,可能就使全球GDP的成長降低了○.六個百分點。

歐美央行及國際組織對經濟穩定的預期,並非盲目的樂觀,而是已有較強因應外在環境變動的能力。目前大部分國家金融體系健全,銀行資本適足率維持在高點,金融面為承擔風險保留了一定的胃納空間;實體經濟方面,許多國家的失業率創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低,由消費需求提高撐起的勞動市場,已不像過去脆弱。

歐元區二○一九年底的失業率為七.四%,由二○一三年歐債危機後的十二%,減少了近五個百分點,且今年一月的就業市場更為活絡,就業率持續上揚;而美國失業率則由二○○九年十月的十%,下降至二○一九年底的三.五%,即使今年一月微升至三.六%,也是五十年來同期的最低點。

相較於歐美國家的經濟發展從金融海嘯後逐步站穩腳跟,中國正處於由盛趨緩期,因應衝擊的政策更為有限;對武漢肺炎形成經濟困境的疑慮,主要就是來自對中國維持中高度成長能力的不信任。不過,肺炎疫情對中國造成的影響最大,在農曆年後其股市走勢卻最為強勢,不管是因官方提振經濟的措施奏效或是短期救市的原因,某種程度仍安撫了金融市場。

急性病來得既快且兇猛,造成的震撼特別強大,也容易有過度的反應。武漢肺炎的爆發與流行,是否對經濟造成了長期的影響,能從其是否永久改變消費習慣、投資情緒判斷。有時慢性病反而更難處理,也緩慢改變經濟的運行,世界銀行最近公布一份報告,指出每年約四百萬人死於肥胖,對醫療體系、經濟都有極大衝擊,不過,引起的注意難以相提並論。

就和病毒的傳播沒有國界一樣,如今的各國發展都已錯綜複雜的連繫在一起,全球經濟雖因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有往下修正的壓力,但也不必因單一事件而太悲觀;這個世界,其實不斷面臨著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