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口罩方程式

2020/02/18 05:30

◎歐陽書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有效整合醫療量能,使我國迄今仍能交出令人驕傲的武漢肺炎防疫成績單,惟口罩管理上卻出現許多雜音。在政府介入後,口罩的量價關係已不像一般供需方程式,而官方解出的答案,又異於一般人的認知。

經濟學從供需雙邊的數量與價格關係,求解出均衡價格及數量;當需求擴大,推升價格,則供給量隨之增加,亦即若市場機制發揮功能,在口罩價格因需求提高而上升時,廠商應會想辦法增加供應量,消費者則會減少購買的數量,達到新的均衡點。

口罩在防疫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當然不能放任市場價格在疫情來襲時任意調高,經濟部一月二十二日並以「國內生產數量,可充分滿足國內市場」,安撫國人,國內的外科口罩產能每日一八八萬片,最高產能可達二四四萬片;而平時一般消費者、醫療院所每日需求量,則僅分別為五十萬片、八十萬片。不過,隨著中國武漢疫情擴大,市場上的口罩數量無法滿足消費者,一月三十一日經濟部再發新聞稿指出,「政府已經採取統一徵購、統一調控、統一售價三原則因應」,並強調每日口罩產能可達四百萬片。

在政府統一徵購、售價後,口罩產銷完全與市場機制切割,生產與需求、分配不再有互動;供需方程式不必有唯一解,因為政府既約束了價格,也控制了數量。

因為很多人依然買不到口罩,為避免收購囤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二月六日起口罩販售採實名制,六五○五家健保特約藥局,每天各配發二百片成人口罩、五十片兒童口罩,國人持健保卡每七日可購買二片。每日配送的這一百六十幾萬片口罩,只能讓五百多萬人每週搶購到二片;因此,大多數藥局還是供不應求,都會區常見大排長龍。

既然現有產量難以滿足需求,則站在政府的立場,處理口罩的最高原則應是增加供應量,最好是廠商自願擴產,加人、加班、加設備,使更多人受益。因為政府限制了價格,某種程度也壓抑了產量,這種防疫的必須與兩難,並非沒有彈性的解決方式,像是在徵收現有產能統一調控的同時,也讓廠商額外再增產的部分適用較高的售價,容許更高一些的獲利。

政府雖維持五元的低零售價,但基本工資時薪一五八元,排隊的隱藏成本,並未計算在二片口罩中;卻步未排隊的人,應有不少是機會成本的考量。在官方介入,供給與需求脫勾,供需方程式不再適用時,呈現投入與產出關係的生產函數,大概能單獨派上用場;只要有利可圖,資本、人力的投入必然增加,而產出也才能再擴大,也只有供給迅速增加,才可以降低恐慌亂象。

在口罩供不應求,政府宣稱統一徵購時,市面上、線上社群、甚至親朋好友間,卻仍能見到私下販售口罩的情形;不少人都以為口罩已經統收統用,後來才瞭解政府是選擇性徵購,並未選擇最快速增加口罩供給的方法;經濟部迅速決定的是動用二億元協助部分業者建置新生產線,卻未將立即可用的閒置產能、庫存產量發揮至極限,且當未被徵購的合法製造商以五元販售時,還被檢調調查是否涉嫌哄抬物價!這些利益糾葛,確實都值得好好調查。

在防疫為先的前提下,小事可以被忽略,但能提高防疫效率,安大眾之心的日常之事,應有更高標準的評估。口罩新產能將上線,最高每日要增六百萬片,遠高於原有產能,除了終能縮短排隊時間,大小廠商的未來命運,也將從此改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