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書劍集》攪亂全球市場的二千億美元

2020/01/20 05:30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後,中國二年內自美國進口增加二千億美元的承諾除了引發能否做到的質疑外,中國若認真執行這一承諾,外溢效果可能使其他貿易對手國更難以安枕。(彭博檔案照)

美中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未平息紛爭,但中國二年內自美國進口增加二千億美元的承諾,以量大取勝,且數字清楚,順利贏得了好奇的眼光;數大或許有利於美,對其他國家卻不一定就是美。除了能否做到的質疑,中國若認真執行這一承諾,外溢效果可能使其他貿易對手國更難以安枕。

在美中貿易協議的文本中明白寫著:從二○二○年一月一日至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二年間,中國保證自美進口的商品與服務,較二○一七年增加二千億美元以上,其中二○二○年至少增加七百六十七億美元,包括工業製品、農產品、能源及服務分別提高三二九、一二五、一八五及一二八億美元以上;而二○二一年中國至少增購的一千二百三十三億美元中,工業製品、農產品、能源及服務提高的金額分別要多於四四八、一九五、三三九及二五一億美元。協議中也明訂,這一自美進口金額的成長,在二○二二年至二○二五年間仍需持續。

美中貿易戰在二○一八年進入以大幅提高關稅為手段的短兵相接期,因此雙邊協議以二○一七年為計算基礎,當年美國總出口約二.三兆美元,其中商品約一.五兆美元,而服務近八千億美元,占三分之一左右,主要為旅行及交通出口約二千四百億美元、金融保險七百六十億美元。美國是服務業輸出的強國,二○一七年服務貿易盈餘達二千四百多億美元;不過,因美國進口商品超過二.三兆美元,商品貿易赤字達八千億美元,所以二○一七年的貿易逆差超過五千億美元。

二○一七年美國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就高達三千七百多億美元,自中國進口的商品超過五千億美元,占總進口的五分之一以上,而出口至中國僅約一千三百億美元;若依協議,扣除服務貿易後,二○二○年中國將自美國進口的商品近二千億美元,並於二○二一年提高至三千億美元左右。如此二年增加超過一倍的巨幅成長,引起實務上難以達成的質疑。

二○一八年美國總出口約二.五兆美元,其中仍有三分之一為服務出口,而比例最大的旅行、運輸出口就約占三千億美元,若再加上金融的一千多億美元,即有四千多億美元;美國服務業競爭力一向較強,只要中國市場開放,達成承諾的金額應該不難。在美國的出口商品中,原油及石油產品達千億美元以上,且出口成長迅速,目標的達成,或許也非難事。然而,工業製品平均每年要增加近四百億美元,落實成果最值得注意。

中國已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進口國。能源、農產品是中國必需進口的商品,也是需求彈性相對較小的項目,一旦協議落實,將最直接地衝擊國際上其他石油、農產輸出國;而工業製品非常廣泛,包括民航機、機器設備、藥品、光學製品及香水等其他製品等,若中國依協議執行,又為保護其國內相關企業,難免減少他國的進口,則包括我國在內與美國產品有競爭關係的其他國家廠商,勢必也將受到一定的衝擊。

美中間的貿易和戰,再度影響了全球商品的流動;美中貿易戰後,第三國因雙方去美去中化而有局部轉單商機,同時也迎來中國尋找替代市場的競爭,這一次協議後,方向又有不同。而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二○一八年全球經濟規模近八十六兆美元,估計二○二○年約為九十兆美元,以全球平均占GDP約三成的出口金額計算,二千億美元所占的比例不到一%,卻相當於紐西蘭的國內生產毛額,影響性令人無法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