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明年台股IPO數量 估衝上50家

2019/12/31 05:30

台灣在資金充裕能量下,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推估明年IPO家數可回到50家的平均水準。(資料照)

今年僅39家創新低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根據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統計,今年台灣新掛牌上市櫃企業(IPO)家數(含櫃轉市)共39家,比去年減少23家;但整體募資金額達280億元,比去年增加45億元,主要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今年家數(不含櫃轉市)創歷史新低,但台灣在資金充裕能量下,推估明年家數可回到50家的平均水準。

資誠審計服務市場發展長林一帆表示,今年募資額最大為汽車租賃業和潤(6592),募得約90億元;第2大為科技業緯穎(6669),也募得近60億元,募資額都高出過去平均值不少,近年IPO市場「好的作品」都集中在大型集團。

林一帆也提到,今年台灣上市櫃企業再次集資(SPO)金額達1214億元(不含公司債),顯示企業再籌資的管道暢通,資金動能足夠,這也是台灣資本市場吸引人的特點之一。至於外國企業來台上市櫃方面,泰國有2家、柬埔寨有1家,顯示政府新南向政策已逐漸開花結果,尤其是電子、機械、光電產業,預估未來動能可期。

展望明年,林一帆認為,「將是台灣轉折向上的關鍵年」,相信以現在的資金動能,加上各國央行持續寬鬆,以及預期全球政經局勢不確定性有望告一段落,很多新的產業可望開花結果,包括AI、5G等新科技落實到生活面,資本市場會有大的投資出現。

至於海外資金匯回專法,他預估,明年會有真正的領頭羊回台投資設廠,包含早期停泊在海外的資金也會回流,明後年有望帶來台灣新一波成長動能。

資誠營運長梁華玲則提到,2020年全球將出現「慢球化」(slowbalisation),因貿易緊張局勢未解,全球經濟整合和貿易量雖有成長,但速度緩慢。「慢球化」將持續對全球供應鏈和全球經濟整合帶來挑戰,世界工廠的分工邏輯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式製造、短鏈供應和區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