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經濟樣貌的兩極現象

2019/10/28 05:30

(本報資料照)

●歐陽書劍

各國經濟大都還在匍匐尋找契機,世界貿易組織(WTO)也才大幅調降今年貿易成長率預測值,但全球主要股市過去一年多來在高點徘徊,國際清算銀行(BIS)上週公布跨國債權也加速上升。已實現與將實現的經濟表現,無法襯托金融市場的熱絡;實體經濟的停滯與金融面的榮景,形成強烈的對比。

美中貿易戰、英國脫歐等國際事件,可預期地將衝擊全球經濟,去年底,國際經濟組織就對今年景氣不樂觀,認為非經濟因素將壓抑經濟的表現,不管是消費、投資或國際貿易都會受到衝擊。今年以來,不確定性加劇,果然顯示在實體經濟的表現上,WTO四月時預估今年全球貿易成長率為二.六%,已低於前一次的估計,但在十月初,又大幅調降預估值至一.二%。

國際貨幣基金(IMF)本月修訂對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也釋出負面的訊息。只不過是兩個多月的時間,預期的今年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就從三.二%,再下修至三%,遠低於二○一八年的三.八%,而二○二○年的預測值也下調了○.一%,成為三.四%。若與四月時的預測值相較,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已各調降○.三、○.二個百分點,而今年的投資也較當時估計減少一個百分點,國際貿易則較IMF原預測值再下調超過二個百分點。

全球實體經濟似乎面臨二○○八年後的另一次困境,但金融面則表現出另一輪全球央行貨幣寬鬆政策後的餘威。上週BIS公布二○一九年第二季全球銀行的跨國債權統計,金額共增加三六五○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成長六%,截至六月底已達三十一兆美元。

在全球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後,債務成為眾人皆欲去的惡,企業及政府忙著去槓桿,減少舉債金額,個人的消費支出也一時受挫,大家一起持盈保泰,實質需求降低,衝擊了經濟景氣,而跨國債權的成長也一度趨於停滯、甚至衰退。根據BIS統計,銀行跨國債權從金融海嘯後雖有高低波動,但迄今的平均年成長率幾乎是零,也就是危機後十年,並無太大改變。不過,全球銀行跨國債權在二○一七年第三季之後恢復穩定成長,今年第一季近五%,而第二季六%的成長,則已創下近十年的新高。

銀行跨國金融債權的提高是國際現象,也顯示銀行、企業與個人對金融緊縮態度的轉變。若以消費者貸款初窺國內狀況,則二○○九年的餘額約六.六兆元,到了二○一六年才達七.六兆元左右,以七年的時間成長一兆元,但再過不到三年,至今年的九月底止,就已成長至近八.六兆元,過去三年,國人也走進債務增加較為快速的成長期。

經濟規模從交易中累積,經濟活動需要金流的搭配,但金融活動也發展出內部循環的另一套系統,跨境金流遠高於國際貿易所需;而國內的資金移動,也並不一定為了買賣商品。不過,兩者也並非全部都能切割,互相影響只是日常現象。

金融活動的生機勃勃,與經濟實體表現的欲振乏力,綜合出目前的對比情節。雖然景氣循環與金融循環的週期不一致,但經濟與金融互相牽扯,當榮枯背離,就看誰會向誰靠攏,就看各國主管金融貨幣機關的決心有多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