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美食外送產業 創投業︰淨需求不高 多贏變多輸

2019/10/21 05:30

(資料照)

高抽成 店家成本恐轉嫁消費者

〔記者陳炳宏、高嘉和/台北報導〕Uber Eats台灣區總經理李佳穎坦言,台灣Uber Eats根本還沒賺到錢,且美食外送產業不只在台灣,就算在全球,外送平台都還在耕耘(燒錢)階段。某熟悉數位新創的創投業者分析,所謂新經濟型態其實多是「新產業型態瓜分舊市場」,創造的淨需求並不高,一如電商、網購取代原有服飾、3C實體店面需求,也常會出現多贏最後變成多輸。

Uber Eats︰免運費戰擬繼續打

李佳穎表示,Uber Eats今年不管是用戶或是訂單數量,跟去年相較都有三倍成長,預計明、後年成長比例至少也會是三倍,現在市場已經明顯打開且成長中,每個月有不同的行銷策略,包括廣告行銷與滿額免運費策略,目前都收到不錯的成效,不排除免運費會繼續打下去。

創投業者分析,以在港股掛牌的中國最大美食外送平台「美團點評」為例,擁有二七○多萬名外送員,去年營收年增九十二%、達六五二億人民幣,但扣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去年還是虧了八十五億人民幣;整個美食外送生態圈就是投資方期待還有下一隻老鼠、消費者樂於免運費下訂、外送員拚命賺獎金,那平台圖什麼呢?就是企圖改變整個外食生態,或燒錢將對手擠出市場。

他認為,當最後市場從紅海戰到成寡占、獨占,最後最慘的應該是餐飲業,「美團點評」近年來就大幅調高抽成,店家不是自吞增加的成本,不然就想辦法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漲價或差別取價、甚至減少分量等,多贏的市場就會變成多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