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大學文憑貶值? 可支配所得連六年低於專科

2019/10/14 05:30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上班族中研究所以上學歷者,平均可支配所得高達97萬元,而大學學歷的所得則呈下滑,自2013年起被專科學歷「超車」。(資料照)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我國高等教育愈來愈普及,大學文憑也愈來愈不值錢,擁有專業及技術才能提高職場競爭力。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2018年大學學歷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所得總計減掉非消費支出)61.51萬元,低於專科學歷的63.75萬元,已連續6年低於專科;研究所以上學歷者平均可支配所得則高達97.06萬元,創下歷年次高,僅次於2004年的99.25萬元。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2018年所得收入者(含受僱者、自營作業者及無業家庭經濟戶長等)平均年所得65.58萬元;扣除非消費支出(稅費、利息支出等)後,平均可支配所得54.77萬元,較2017年增加0.51%。

按教育程度分析,研究所以上者,平均可支配所得97.06萬元最高,較前年略增0.06%;專科學歷者,平均可支配所得63.75萬元次之,減少0.21%;大學學歷者,平均可支配所得61.51萬元,增加1.63%,但仍不如專科學歷者。

若以中位數來看,專科學歷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53.89萬元,大學學歷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僅49.8萬元,大學學歷薪資落差較為明顯,因此可支配所得中位數較平均數低了近12萬元。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大學學歷的所得呈下滑趨勢,自2013年以來甚至被專科學歷「超車」,應該和大學院校普及與技術層次高低有關;早期大學錄取率很低,現在大學錄取率很高,同樣的學歷可能專業、技術層次差異很大,因此所得出現顯著落差;但因大學畢業生人數多,計算平均所得容易稀釋掉。

擁有專業與技術 可墊高薪資

不過,雖然大學學歷者平均所得被專科學歷超車,但所得高低與學歷高低仍大致呈正比,研究所以上所得更遙遙領先,2018年研究所以上學歷可支配所得平均97.06萬元、中位數也達88.79萬元,較大學及專科學歷高出30萬元以上。主計總處官員表示,碩博士專業及技術層次較高,薪資水準也高出一大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