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人力外包趨勢〉資訊業務外包 成本非唯一考量

2019/09/23 05:30

資訊服務業若是相關資訊人才不足或是領域不同,通常需要找外包合作。 (資料照)

記者陳炳宏、陳永吉/專題報導

資訊產業人力外包不是一例一休後才加遽的事,過去就有一些專業需求。在企業相關資訊人才不足下,已採用外包方式處理。在Google上輸入「資訊外包」,林林總總的外包公司及外包方式一籮筐,顯見資訊外包的發達。

精誠資訊數位創新應用事業部副總經理張皇裕指出,最近幾年不少產業因應資訊科技快速發展,開始行動化、數位轉型等,應用軟體開發的需求越來越多。在台灣現有資訊產業人力不足情況下,許多企業或機構可能遇到臨時軟體開發專案需求,就會委外發包。

大型專案 找其他同業分工

中華民國軟體協會秘書長詹麗淑也表示,資訊服務業人力外包由來已久,尤其是大的系統整合商(SI),在承接大型、多元較複雜的專案時,不一定每一個領域都涵蓋,所以可能部分領域是找其他軟體廠商合作或外包。詹麗淑說,人力本來就是軟體產業最大的成本,每年都會評估來年的人力需求,但如果下一個年度額外承接遠超出預估的案子時,這時就得靠人力外包來支援。而領域不同,需要找外包合作也是另一種模式。

從各資訊外包商的訴求來看,30人以下的企業自聘資訊人員在成本效益上是不划算的,若委外服務可以降低60%以上的資訊維運成本支出。業者還分析,養一個一般的資訊工程師,每個月至少要花費3萬元以上,但能處理的資訊事務有限;若是資深工程師更要每月花費5萬以上,但不見得能跟上與時俱進的資訊發展的腳步。

不過,企業的資訊部門不一定都能外包,因為資訊科技不是只有郵件收發而已,有的時候要從每個部門將資訊業務切割出來,但該如何切割並不那麼容易。還有些涉及公司的機密,不是那麼容易就交給外人來經營,因此增加外包的困難度。

有些企業以節省成本作為資訊外包的主要考量。但業者分析,外包廠商也需要有10~20%的利潤,不一定比較划算。且資訊業務若長期都要依賴外包公司,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都需要企業仔細盤算。

但業者強調,不論企業最終的選擇如何,最好都不要放棄自己的資訊科技能力,尤其是資源較豐富的中大型企業。因為若企業自己都不接觸、不去了解最新的資訊科技發展的變化,等於喪失企業前進的一個助力。況且若不知道新的資訊發展,也無從判斷哪些資訊業務可以外包、以及外包的方式。所以資訊外包沒有這個簡單,不是省下一個工程師的薪水這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