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書劍集》央行透明化與操控匯率的能力

2019/07/09 05:30

路透資料照。

◎歐陽書劍

一向對外匯操作守口如瓶的中央銀行,近二個月都主動公開參與外匯市場交易,五月賣出美元減緩新台幣貶值,六月買進美元阻止新台幣升值,將「干預」外匯市場的秘密檯面化,使透明度往前進了一步。不過,央行想要呈現不得不干預外匯市場的現實,卻展示了掌控外匯市場的霸氣。

二○一五年之後三年,中央銀行每年的淨利都超過二千億元,收入面主要為利息收入,但兌換利益也由二○一五年的一百多億元,上升至二○一七年的五百億元左右,操作績效隨著外匯存底增多及匯率波動加大而上升,只是央行在外匯市場的角色,依然隱藏在門禁森嚴的高牆背後。

美國每半年發布一次的貿易對手國外匯政策報告,就常批評央行介入市場的操作不透明,並以台灣外匯存底不尋常增加,判斷有單向干預外匯市場,維持新台幣匯率於較低水準的政策。央行過去在外匯存底增加時,則都以「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或「歐元等貨幣對美元升值,以該等貨幣持有之外匯折成美元後,金額增加」為藉口,否認有持續阻貶新台幣的行為;而當外匯存底偶爾減少時,就歸因於持有「歐元等貨幣貶值折計美元減少」。

不管是對銀行道德勸說或是直接進場買賣,央行進出外匯市場的公開秘密終於正式揭露,六月五日發布新聞稿指出,五月「外匯存底減少,主要係因外匯市場波動較大,本行為維持市場秩序進場調節,抵銷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也就是央行承認介入外匯市場,在五月外資賣股大舉匯出時,央行以賣出外幣降低新台幣的貶值壓力。

當日的宣示也是央行反擊「阻升不阻貶」的佐證,而在撕去禁忌的外衣後,央行七月五日新聞稿再以「資金集中鉅額匯入,致外匯市場波動較大,本行進場調節」,解釋外匯存底增加的原因。因為美中貿易戰緩和、美國有降息可能等理由,資金短期大量匯入,所以央行進場買進美元,避免新台幣過度升值。

我國外匯存底六月底雖達四六六七億美元,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新台幣並非全球性貨幣,外匯市場交易量有限,台北與元太外匯經紀公司平時每日合計成交量不過十億美元上下,外匯市場歷史最大量也僅有五十億餘美元,確難以消化大量資金的緊急進出。二○○八年政黨輪替時,就曾發生投機資金湧入的短期狂潮,央行若不進場干預,新台幣的急遽升值,可能令企業或投資人難以消受。這也是央行買賣外匯的合理理由。

中央銀行一向強調維持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雖不直接否認介入市場,但總是扮演莫測高深的角色調控匯率的走勢,如今主動公開外匯市場的進出情形,雖然含糊,畢竟踏出了一步,也使大眾能更明瞭匯率波動的影響因素。官方的立場就是順勢而為、降低波動,就如央行外匯局長顏輝煌強調的,央行不會也無法改變市場趨勢,只是減少波動幅度。

央行確實很難改變市場的趨勢,但以央行的操作武器及能力,確有十足能力以拖待變,將短中期匯率維持在一定區間,甚至反向操作對投機客迎頭痛擊;而更加透明化的央行,在大眾心中會有更高的信用分數,也更有能力維持匯率的動態穩定;未來若能公布更詳細的干預資訊,信賴度也會再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