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台商回台大揭密〉回台台商電子業占63% 高雄、桃園、台中最吸金

2019/07/08 05:30

台商回台數據大解密

記者黃佩君/ 專題報導

台商回台方案轉為「2.0版」,截至6月27日止,已有81家廠商通過審查,累積投資金額4,117億元,以今年目標5,000億元計算,「期中考」已達標82%。經濟部分析,以投資金額來看,投資最多集中高雄,其次是桃園、台中;若以家數而言,最夯的地區是台中及桃園;從產業別分析,則以電子業最大宗,占總投資金額的63%。

半年達成率82% 今年可達6000億

台商回台方案自今年元旦開始已執行過半,目標金額兩度上修,5月由2,500億元翻倍到5,000億元,預計今年可達6,000億元。若以5,000億元目標計算,「期中考」達標率達82%,平均每家廠商投資50.8億元。

不過,目前投資金額前3大廠商均不願公布名稱。根據經濟部資料,目前排名第一的是一家投資547億元的知名電子大廠,並跨足綠能,外界點名台達電;第二名則是在高雄投資357億元的半導體封測大廠,外界點名日月光;第三名是在高雄投資的電子十哥之一的關鍵零組件大廠,投資金額達330億元。

總統蔡英文日前透露,目前電子五哥僅鴻海尚未回台,經濟部官員也證實此消息。目前和碩及廣達已在公開資料中,據了解,包括仁寶旗下子公司、以及英業達,都已在返台清單上。

電子五哥 僅鴻海尚未回台投資

官員指出,由於第二、三大案都落腳高雄,因此投資金額最高地區由高雄拿下,已公開投資金額就達1,185億元、可帶來7,300多個就業機會,其次則是桃園826億元、台中644億元。

若以家數區分,最夯的地區仍以台中為主,81家廠商中有20家選擇落腳,高達25%;桃園則以12家、15%居次;高雄以10家居第三。若以區位分析,落腳中部29家最多,其次北部、南部分別為24及20家,分布尚稱平均。

經濟部官員分析,目前回台廠商落腳的區位與原本廠房地緣非常有關係,會靠近原本供應鏈聚落。例如,桃園原本就是電子、網通廠聚落,包括投資547億元的電子大廠,以及廣達、亞旭等;台中就有相當多金屬及機械聚落廠商,例如台中精機、自行車龍頭廠商巨大、車王電子等;高雄幾個投資金額較高的大廠,則為原本半導體大廠的供應鏈,包括投資357億元及330億元的兩家大廠。

若以資金用途分析,截至6月底台商回台投資4,117億元中,有20%投資用於建廠、設備45%、週轉金28%、土地7%,金額分別是823億、1,853億、1,153億及288億元。

官員表示,大廠回台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主要產品受到美國課稅影響,為了美國市場必須把廠遷出中國,生產消費品及網通的廠商多屬此類,如窗簾、隱形眼鏡、紡織、車胎等;二是受客戶要求遷回,包括希望分散風險以及要求維護資安等,電子關鍵零組件大廠及部分材料廠屬此類。

因此,目前回台重要產業鏈包括網通、半導體、被動元件、高階紡織、隱形眼鏡等生技廠;也有些在中國原本營運的不錯的廠商,原本已有擴廠打算,但因貿易戰影響,決定把擴廠計畫移回台灣,如部分高階工具機業者。

近來通過案件投資金額較小,是否代表廠商投資腳步暫緩?官員表示,並非如此,主要是因貿易戰白熱化以後,有更多廠商回台,但因土地需求或配合新南向等規畫,因此無法很快拍板落實,目前排隊等待的案件中仍不乏100億以上的大案。

不過, 投資金額大不一定就能帶動最多就業,電子業雖為回台大宗,每億元投資帶動9個就業機會,僅排名第二;生技業每億元投資就可帶動12個就業機會,排名第一;紡織業則以7人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