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訪》工研院院長劉文雄︰1年較高用電負載約200小時 占比不到3% 解決離尖峰失衡 沒缺電問題

2019/06/10 05:30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台灣缺電問題主要在離尖峰用電失衡,只要聰明用電,缺電就可迎刃而解。(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專訪

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掀起台商回流熱潮,工商界憂心國內供電會有不足問題。在美國長期從事能源、電力及系統分析領域的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台灣缺電問題主要在離尖峰用電失衡,一年八千七百多個小時、只有約兩百小時的用電負載較高,占比不到三%,但萬一機組故障,就會出現缺電危機。

他強調,有沒有缺電,就像花錢一樣,要看如何花用與有效管理,否則「金山銀山還是會花完」,台灣能源九十九%靠進口,電力供需穩定得要大家一起努力,「只要聰明用電,缺電就可迎刃而解」。

問:您在美國待了三十五年,對美中貿易戰看法如何?

答:我覺得川普很聰明,他也許被視為瘋子,但他是一個生意人,對中國出狠招,應該是經過精密算計,現在是比看誰的氣夠長,一般認為美國會撐得較久,中國一定會投降。

因為美國經濟產業結構比較健康,中國產業模式與結構是低價位導向,且產業是由國家主導,不是資本市場導向,經過貿易戰衝擊,短期會讓中國與全球經濟下滑,但卻可能讓中國從結構上改變,這對中國及全球並不是一件壞事。

美國已對兩千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提高加徵二十五%關稅,中國也對六百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課報復關稅,華為遭禁更像做生意一般,這是談判過程,我猜美國應該會衡量鬆手的時機點。

中國對美國商品加稅,進口的美國貨變貴,但中國人不會因此不買美國貨,買得起美國貨的人,還是會跑到日本去買再帶回去,美國算準美國商品最重要的是品牌價值,但中國的東西賣到美國是因為價格便宜,是可被取代的,墨西哥、東南亞、越南等可以取而代之。

問:美中貿易戰掀起台商回流熱潮,會有缺電問題嗎?

答:有沒有缺電 ,就像花錢一樣,要看如何花用與有效管理,否則「金山銀山還是會花完」,台灣能源九十九%靠進口,電力供需穩定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與努力,從發電、輸配電到用電的整個電力系統,政府與廠商、每個民眾都有責任。

聰明用電 不是優先蓋新電廠

台灣供電吃緊主要在夏天尖峰時段,也就是備轉容量比較少、安全儲量不夠,萬一尖峰時段又剛好大、小發電機同時壞掉,缺電危機就會顯現;在經濟效益考量上,台灣應該不是優先去蓋新電廠,而是如何降低夏季尖峰負載端問題,提高電力備轉容量,例如不要使用高耗電用品等。

台灣的資源有限,人人都要有「聰明用電」的共識,具備財務管理觀念,省電就是省荷包,例如冷氣不外洩、隨手關燈、不用電腦或電器時把插頭拔掉等,從生活中確實做到正確用電習慣,才有助省電與節約能源。

以美國加州為例,政策上訂定二○二○年要有三十三%的再生能源,去年底已達三十四%,為什麼可以提早達成目標?就是因為全民動起來,配合政策補助與鼓勵,積極安裝屋頂太陽能,加州預計二○二五年關掉最後一座核能發電廠,往後沒有核能發電,以節約能源、分散式再生能源解決用電缺口。

由此可見,解決用電問題在於「為與不為」,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達成二○二五年再生能源到二十%目標。

問︰該如何聰明用電解決缺電?

答:我發現人人關心能源轉型,但卻沒有人人聰明用電;電力系統是人人有責,從發電、送電到用電的過程,不是只有台電或能源局說了算,廠商、民眾都要支持,都有責任;工研院則是從技術面來找解方。

因應能源轉型,工研院新成立「電網管理與現代化策略辦公室」,輸配電就是電網,一般人比較沒有注意到電網,但要讓電網可靠,就得要強化效能與現代化發展,「這不僅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台灣電力系統人才是有斷層的,就像我當年讀台大電機系有一八○個同學,只有我跟另一位同學往電力系統領域發展,很多走半導體業。

能源轉型 架接電網人才斷層

這辦公室結合產學研界組「電網人力發展聯盟」,透過設立「電網學校」做社會大眾的教育、開課培訓電力系統人才,希望積極推廣正確能源管理理念,填補電腦工程師人才缺口,強化技術解決方案,為台灣電力產業發展注入活水。

問︰對工研院未來的期許及計畫?

答:我去年四月間從美國回來接任院長,抱著「不是來拆房子,而是整修房子」想法,以過去累積的諮詢顧問工作經驗,初期幾個月採取先學習,傾聽院內各部門與員工想法,也到外面聽取各產業與政府單位對工研院的期望、批評,收集資訊後,根據市場需求再研擬出方向,將集中研發資源朝「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三大跨領域技術發展。

工研院是台灣最大產業科技研發的機構,成立超過四十五年,員工數逾六千人,雖然是法人機構,我希望工研院要像企業經營管理,更有效率,例如開會要有結論、後續執行進度要追蹤。

每個單位得要有清楚角色定位,像過去定位模糊的資訊處,得明確化是服務全院員工,會計處就要有積極的財務預測功能;至於營收模式調整,來自政府與民間企業的營收來源比例要努力平衡;還有建立品牌形象,不要讓外界以為「工研院是關起門來研究」,希望持續代表台灣經濟成長的背後重要推手。

工研院對內也要多凝聚向心力,即是獎勵與拉大績效獎金的差異化;研發是為了市場能應用而做,不是為了找下一個題目或專案,技術則要有市場價值與創新,更要積極爭取跟國際大廠合作機會,引進跟國際接軌的新技術。

台商回流 應推產業轉型升級

問:這波台商回流或轉往東南亞,工研院可提供什麼協助?

答:台商過去會去中國投資設廠,多是因勞動力等成本低廉考量,但回流台灣投資不可能、也不該有這樣的環境;台灣應把握這次機會推動產業模式轉型升級,工研院去年底已建立一個平台,希望協助台商進行產業轉型或技術升級,發現許多台商都有這樣的需求。

另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工研院也針對南向在地國家需求進行布局,例如與當地研發機構或廠商合作,包括馬來西亞、印度、泰國、越南等,合作聚焦在智慧製造、物聯網及循環經濟等領域;我最近親自去一趟泰國,跟產業界座談,了解市場,再過一陣子還要去越南,即使台商往東南亞移動,工研院也可延伸服務,協助台商在東南亞能打出一片天。

劉文雄小檔案》

現職︰工研院院長

學歷︰國際電機和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IEEE Fellow)、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電機及資訊工程博士、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

經歷︰美國Nexant顧問公司資深副總裁、美國Quanta Technology副總裁、美國Nexant公司副總裁及創始人之一、美國貝泰工程公司(Bechtel)資深經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