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熱門話題-超級比一比〉路障很多!台灣缺獨角獸上門掛牌

2019/01/07 06:00

台港美中IPO上市條件比較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為吸引大型企業掛牌上市(IPO,首次公開發行),各國無不卯足全力。國內證券業者表示,由於台、美、港、中的證券市場條件及結構不同,各有優缺點,台灣證券市場應該要找出有亮點的「獨角獸企業」掛牌,才不會逐漸被邊緣化。

近年來幾家大型企業的子公司紛紛選擇在中國掛牌上市,例如鴻海的FII、聯電的和艦等,引發投資市場高度疑慮,甚至有人以台灣正面臨下市櫃風暴來形容。

無獲利可掛牌 M17遠赴紐約證交所

從各國IPO條件來看,對於海外企業掛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規定,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稅前盈餘逾1億美元,或是市值逾5億美元及最近一年營收逾1億美元,並無要求多少獲利條件。

國內知名的網路直播「M17」集團,就選擇在美國掛牌,雖然最終喊卡,但以該集團今年第1季虧損達2,480萬美元來看,像這類沒有獲利、還虧損嚴重的企業,在台灣很難掛牌上市,這也是M17當初遠赴美國的原因之一。

證券商直言,美國是全球最大也最成熟的證券籌資市場,很多企業都想來這邊構築「美國夢」。相較台、港、中證券市場,證券商輔導承銷的上市費用也最昂貴,成本較高。

中股磁吸效應 香港開放同股不同權

至於香港市場,雖然是亞洲最成熟的證券市場之一,也是過去許多海外台商上市掛牌的首選;但近來面臨中國上海與深圳交易所的威脅與挑戰,IPO家數成長也趨緩;因此,港交所也下了幾帖猛藥,像是率先實施「同股不同權」,也開放生技類股無獲利也可上市。

相較之下,中國IPO條件較美、港、台更為嚴苛,包括:最近3年獲利逾人民幣3,000萬元,且營業活動現金流量逾5,000萬元;而且,2016年以前中國證監會IPO平均審核速度是3年以上,相當不便。

券商主管表示,台灣要吸引企業IPO,光是放寬上市掛牌條件是不夠的,必須營造上市櫃的有利環境,且要有吸引投資人的亮點企業掛牌,而不是一味追求IPO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