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懷好意的虧雞 vs. 小心翼翼的金雞— 如何篩選優質好標的

2018/11/13 06:00

基金經理人張家維。(張家維提供)

在前兩篇的「從虧雞變金雞」,談過「如何篩選優質的公司」的方法,接下來,我們以兩個鮮明的例子做為對照,為長期價值投資的核心哲學做一實際註解。

(一)虧雞的不懷好意

不過幾個月前的光景,國內某電子元件大廠老闆在法說會上宣稱「缺貨缺到不知道怎麼辦?」又說「對景氣的展望,比股東會的時候還要好…」彼時公司股價已超過千元,國內的基金壓好壓滿,績效像樣一點的基金經理沒有人敢不多少買一點,敢衝一點的已經把旗下管理的基金直接變成重押單一產業的「主題基金」,在全市場一片看好聲中,這時卻傳出公司老闆關係人大幅減持的利空消息,在一片譁然聲中股價短短兩個月崩跌六成,短線追高的投資人與基金受傷慘重、血流成河。

嚴格說來,因此受傷的投資人得怪的還是自己;如果投資人在買進股票時,所考慮的是公司長期的發展與獲利,而不是貪圖短期股價的上漲,就不會在股價已上漲數十倍、股價淨值比超過10以上貿然搶入(有興趣的讀者請回閱7月2日刊登於自由時報之拙作:景氣循環股的兩極愛恨),而所依據的僅是捉摸不定的景氣循環。景氣這東西,誰也說不準;或許公司高層確實看到的都是一片榮景,或許只有神才能預測風雲莫測的波動,但正因如此,公司高層更不宜吹捧自己都難以掌握的景氣動向,如果真是為小股東的權益著想的話,公司競爭力與地位的提升都不足以沾沾自喜了,更遑論非一己之功的時局變化;吹捧訂單景氣的背後動機,除了方便自己高檔出貨以外,還能有更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釋嗎?

(二)金雞的小心翼翼

同樣是股價超過千元的股王大立光(3008),兩任父子檔董事長給法人的印象,都是出了名的謹言慎行。在法人圈裡有個有趣的共識,只要將林董事長父子釋出的看法往樂觀方向加個三成,就大概符合實際狀況;我們能夠理解,天有不測風雲,很多外在環境因素並非公司經營階層可以掌握,也正因為如此,時時保持著戒慎小心的態度應對所有突發情況,正如池中鱷魚張著眼睛睡覺似的經營態度,是一家優秀公司長期維持競爭力不墜的必要條件。

筆者猶記得2003年第一次到台中工業區拜訪林董事長的時候,他是不喜歡談景氣預測的,但在幾位法人面前侃侃而談公司由傳統玻璃鏡頭轉型做手機相機塑膠鏡頭的策略轉折時,我們看到的是負責任的經營者對未來變化的預見跟調整決心;後來2006年時公司的手機相機鏡頭出貨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但林董事長接受媒體訪問時卻擔憂的表示:「世界第一是很危險的訊號。」十多年過去,當公司的每股盈餘與股價雙雙打破台灣的歷史最高紀錄,在在印證著經營者的兢兢業業、夙夜匪懈才是所有小股東之福。

曾有熟識的上市公司老闆問筆者,公司股價低迷怎麼提振?我的回答是:「追求卓越,利潤與公允評價自然隨之而來。」我們並非鼓吹經營者要對公司股價變化毫不關心,而是要以正確的態度去「關心」;何謂正確或不正確?差異僅在於關心的出發點,是為個人財富私利還是股東員工之眾利而已。

最近筆者陸續收到幾位讀者們的來信,多是對於如何選擇值得投資的金雞股,有著「事後諸葛易當、事前伯樂難為」的慨歎,因此陸續發表了三篇專文、累計約5000字的內容,以過去的工作經驗歸納金雞股的共通特質,希望能對一眾苦於投資無方的讀者有所幫助。

投資,其實就是為自己辛苦賺來的資產,尋找可靠託付對象以追求合理報酬的過程;既不是電影裡爾虞我詐的情節,也不像報章雜誌中點石成金的故事;投資人唯有透過時時刻刻對公司鉅細靡遺的觀察、加上長長久久對價值無比耐心的堅持,才能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累積財富。懂得用長期眼光看待投資,穿過表象價格波動,正確掌握事物本質,財富自然將適時匹配你的人生智慧而來! (作者為台灣奇宏資產負責人,曾任永豐基金經理人及勞退基金經理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