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台電二期離岸風場 開發預算最高628億

2018/09/30 06:00

圖為台電在彰化芳苑外海的「海氣象觀測塔」,是首座國產觀測塔,105年開始運作。(宏華營造提供)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電二期離岸風場開發預算上月向經濟部提報,總開發成本預算最高六二八億元。據悉,台電財務推估以五‧二至九‧五MW四種單支風機容量分析,結果最大型風機九‧五MW的經濟效益最佳,投資金額約五七五億元、回收年限約十四年,預計明年四月底確定風機形式。

圖為彰化縣內陸域風電機組聳立。(中央社)

4案並呈 明年4月拍板風機形式

台電位於彰化外海的二期離岸風場屬於第二十六號潛力場址,四月遴選時獲配三百MW容量,預計二○二四年併聯商轉。台電八月向經濟部報告投資計畫,財務效益分析提出四案,分別以單隻風機容量五‧二、六、八及九‧五MW推估。

預計2024年併聯商轉

根據台電方案,若採五‧二MW,需要五十七支風機,預算約五九五億元,年發電九‧三四億度;採九‧五MW則需建置卅一支風機,預算約五七五億元,年發電九‧六八億度;採六MW方案,年發電可達十‧○四億度,但投資金額六二八億元最高。台電指出,不論採哪種形式風機,以年發電量試算,二期風場完成後,至少可供約二十六萬戶小家庭一年用電。

根據台電資料,四方案的內部投資報酬率介於三‧六%至四‧六%,回收年限介於十四至十五年之間,九‧五MW年限最短、需十四年,以「九‧五MW方案財務分析結果相對理想」。台電指出,主要是該方案的風機數量最少,但九‧五MW直到近期才開始有運轉實績,商轉情況仍有待觀察。

台電規劃,風機形式選定與採購,自本月開始、明年四月底確定,形式先以五至十MW為彈性,未來以市場主流及風場環境條件才做選擇。由於風機成本占風場開發最高,台電為降低開發成本,一度公開說明,希望以大統包形式與開發商合作,將風機採購與設計交給「二房東」開發商,以達規模經濟。

台電分析,大統包雖可讓大房東台電降低風險,但自主性降低、也不利國產化;若是將工程分項發包,雖要自己扛下風機介面整合的工作,卻因拆成小項目發包,國內產業參與門檻降低,進而達到政府國產化目標。

另外,台電指出,開發商多半希望可入股投資,但台電身為國營單位,涉及程序可能太過冗長、複雜,內部認為不太可行。台電強調,大統包合作或是分項發包都是選項之一,最終仍須向高層報告才會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