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太陽能「慘」業? 台廠屢傳調整產線

2018/09/16 06:00

受到中國「六一新政」的衝擊,布局中國市場最深的茂迪首當其衝。(記者張慧雯攝)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受到中國「六一新政」的衝擊,布局中國市場最深的茂迪首當其衝,先是關閉台南科學園區的長晶廠,接著中國昆山廠因環保因素停工,如今連桃園廠的產線也受到影響,二十二條產線只剩四條,部分員工面臨資遣與職務調整。

台灣太陽能廠近年來面臨轉型壓力,舉例來說,過去可能擔任太陽能電池的作業員,被調任太陽能模組廠,也有太陽能產線的員工,調任至子公司半導體廠產線。

針對太陽能廠的產線調動,茂迪在六月首開第一槍,台南長晶生產線停產,一百六十位員工受到影響,而後八月初公告第二季財報大虧,每股稅後虧損三.八五元,董事長張秉衡宣布辭職,由創辦人之一曾永輝回鍋;孰料,八月下旬立即面臨中國昆山廠因環保因素停工。

茂迪也表示,未來將規劃以馬鞍山廠、徐州廠為主,九月初,桃園觀音廠有半數員工無預警調職,茂迪則回應,的確有少數員工因產線因素進行調度,但對員工權益並無影響。

事實上,不只茂迪,綠能也曾在五月底傳出讓員工調整產線、甚至「做二休二」(上班兩天休息兩天),但綠能總經理林士源澄清,太陽能市況不佳,集團讓人力進行調整且輪動,「做二休二」僅維持一小段時間就已恢復;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也說,太陽能市況不好時儘量少做,六月起展開為期半年的人力調度計畫,會將太陽能多餘的百餘名人力轉往子公司半導體事業部門。

台廠太陽能主管私下也感嘆,其實產線員工調來調去,不僅員工不願意、公司也不樂見,但接連幾年市況不好,公司若不關閉產線,面臨的是更大的虧損;而產線一旦關閉,員工若不調往其他生產線,就得面臨資遣,只能希望員工和公司一起度過艱困期,進行轉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