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老人老屋〉首都老人老屋問題嚴重 恐爆發棄宅潮

2018/02/26 06:00

北市陷「雙老」危機,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去年第三季北市住宅平均屋齡約33.1年,為六都最老。(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專題報導

台北市陷「雙老」危機,內政部統計,去年第3季北市住宅平均屋齡33.1年,為六都最老,全國22縣市第6老,而前5名不是離島就是中南部非主要都會區;此外,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43萬餘人、占比超過16%,也是六都之最。北市「老屋」與「老人」都高居六都首位,「老摳摳」危機逐漸浮現。

家戶人口變少 照料負擔沉重

根據內政部資料,全國僅老年人口居住戶數高達48萬餘戶,其中六都合計33萬餘戶,占比69.28%。學者憂心,六大都會區住宅中僅有老人居住衍生行動不便以及居住環境對老年不夠友善也相當嚴重。

六都中,65歲以上僅老年人口居住戶數,北市7.28萬戶、新北市8.86萬戶、桃園市3.33萬戶、台中市4.11萬戶、台南市4.03萬戶、高雄市6.18萬戶。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認為,都會區除老人獨居的情況日益加重外,家戶人口數也逐漸減少,使得年輕人照顧老年人的壓力負擔加重。

過去台灣出生率沒這麼低、分戶沒有如此頻繁,一戶平均4位年輕人分攤2位老人的照料;但近幾年出生率偏低,家戶人口數也減至3人以下,等於1位年輕人要照顧1位老人,負擔相當沉重。

老舊沒有電梯 外出一大困擾

目前主要都會區又以老宅居多,尤其北市住宅平均屋齡超過30年,而老屋的規劃大多沒有考量老人居家生活的便利,且多數是沒有電梯的老舊公寓,光是上下樓梯對老人便是一大困擾。

章定煊進一步指出,老宅、老人的情況未來只會更加嚴重,如果老人因生活不便而全進住安養中心時,將出現兩大問題,一是出現「棄宅」現象,二是安養中心無法負荷,造成社會要付出更多成本。

章定煊表示,未來幾年可能出現大量老人因生活不便搬離住所,造成「棄宅」現象,這些多數是無電梯的老公寓或巷弄內的老宅,對於一般購屋民眾來說,並非購屋首選,將造成「空屋率」拉高;再者,若老人大量進住安養中心,照料的資源、人員以及訓練是否足夠,勢必面臨挑戰。

雙老若不解決 恐掀棄宅風暴

麗寶集團麗盛建設總經理何昭宏表示,北市因為發展得早,進住人口與住宅逐年面臨高齡危機,幾十年前的住宅規劃根本就沒有考量高齡友善環境,多數是沒有電梯的老舊公寓,甚至大門停放一堆機車,要移動都嫌麻煩;因此,解決之道是加速都更,並搭配高齡照料的居住環境,但要加速推動都更,須檢討相關法令及行政效率。

機能不符需求 加速推動都更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老建物的機能條件不符合現代社會的變遷,確有檢討的必要,但北市有活動斷層,又有土壤液化的潛在風險,環境風險遠比人口老化嚴重;因此,除了健全都市防災系統外,更應關注全面健檢不符耐震設計規範而有安全之虞的建物,以加速推進都市更新或危老屋重建。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協理蘇啟榮指出,即便近幾年政府已意識到都會區老人、老宅的問題,推出補助老舊公寓安裝電梯,室內加裝高齡照料設施等;不過,這些其實都屬於治標的方式,要解決老人、老宅的問題,整體的都更政策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