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品牌故事〉從麗晶變晶華 從靠行變主人

2017/07/10 06:00

台北麗晶酒店開幕典禮,圖中坐輪椅者為已故前行政院長孫運璿。(晶華提供)

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晶華酒店集團早年是與國際麗晶集團(Regent)簽約合作,也就是「靠行」Regent品牌。2010年4月16日,晶華宣布以5600萬美元、約17.6億元台幣,從美商Carlson手中買下麗晶(Regent)全球經營權,改寫台灣飯店史,從早期的「靠行」,成功發展成為品牌的「主人」。

風波不斷 陳由豪入股擺平

1973年,晶華酒店集團創始人潘孝銳,看好台北市未來發展,遂有投資興建五星級商務飯店的計劃;1976年,台北市政府出售土地,潘孝銳與外資合資標下晶華酒店現址,取得50年的地上權,但因土地拆遷賠償問題,以及台北市議會杯葛,遲遲無法動工興建,直到8年後,當時的「紅頂商人」東帝士集團創辦人陳由豪入股後,才見到轉機。

1984年,外資將全數股份出脫給陳由豪,陳由豪透過人脈關係,才讓台北市議會點頭同意動工興建。同年底與麗晶酒店集團簽約合作,使用麗晶Regent品牌,飯店正式命名「台北麗晶酒店」(Regent Taipei)。隔年,台北麗晶酒店動工,並在標下土地後14年的1990年,投資金額約40億元的台北麗晶酒店終於完工開幕。

靠行麗晶10年 決定自創品牌

台北麗晶酒店成立時,東帝士集團持股達50%,潘孝銳家族持股約23%,陳由豪為董事長,潘家由長子潘思源當總裁,負責管理飯店,但因潘思源與陳由豪理念不合,隔年潘家徵召次子潘思亮自美返國接手。

1993年,基於永續經營、建立自有品牌的理念,台北麗晶酒店與國際麗晶集團解除10年的管理契約,脫離麗晶酒店連鎖體系,將原來的台北麗晶酒店更名為台北晶華酒店。

陳由豪債留台灣 潘家接手

1998年爆發本土型金融風暴,與國民黨關係密切的東帝士集團不支倒地;2000年時,陳由豪將手中持股賣給潘思亮,於是晶華酒店在16年後,重新回歸潘家。

潘思亮在完全主導晶華後,積極豐富晶華品牌內涵,包括蘭亭、ROBIN’S、沐蘭SPA、大班等陸續開幕;更將晶華品牌延伸到外,包括Wasabi、泰市場Spice Market,並在2006年12月,收購達美樂披薩在台經營權;之後陸續推出館外餐飲,包括台北園外園Garden Villa、義饗食堂Just Italian、Just Grill、晶華冠軍牛肉麵坊Champion Beef Noodle,以及台北故宮「故宮晶華」宴飲中心。

輕資產重管理 品牌延伸餐旅

潘思亮在秉持著「輕資產、重管理」下,在2008年創立自有國際品牌「silks」,silks自創品牌的概念來自Silk road(絲路),在silks下成立華人文創酒店品牌「Silks Place晶英」,以及強調便利的商務設計型旅店JUST SLEEP「捷絲旅」等兩個自有旅館品牌,去年更首度推出溫泉度假酒店的晶泉丰旅。

累計26年來,晶華麗晶集團版圖橫跨五星級、文創、商務、溫泉度假類型,而房間數到今年底則將達到3293間,再創台灣飯店業者房間數之最,而未來,晶華還將繼續寫著他的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