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回歸20年 港本土財團影響式微

2017/06/18 06:00

香港回歸中國廿年,中資對香港經濟滲透無所不在,尤以銀行、房地產、電信業和媒體等領域最顯著。(彭博)

編譯楊芙宜/特譯

3領域 中資對香港經濟影響力激增

香港回歸中國廿年後,經濟變成什麼樣子?彭博新聞報導,一九九七年從一個英國殖民地歸還給中國主權管轄時,香港經濟仍掌握在本土富豪及殖民時代就有的財團手中;現在,香港被中國「一國兩制」統治廿年後,中資企業滲透香港經濟各領域,尤其銀行、房地產、電信、媒體等,部分本土財團如李嘉誠等勢力雖大,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力卻已不如中資。

過去,香港長期扮演中國門戶入口的角色。一九九○年代,海外註冊的中國國有企業到香港掛牌發行股票(即「紅籌股」),以籌募開發中國的資金;香港經濟富裕及自主程度,可見一斑。迄一九九七年,香港經濟命脈仍控制在本土大亨和殖民時代的財團手中,例如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集團、老牌英商財團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等。

中資銀行成承作企業上市主力

如今,香港經濟命脈雖部分仍控制在本土富豪和殖民時代的財團手中,但隨著「一國兩制」名存實亡,北京緊掐香港政治掌控權,滿手現金的中資企業也把手伸進香港各產業,中國勢力對香港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控制扶搖直上。以香港經濟產值近五分之一(十八%)的金融服務業來看,中資銀行蹤影無所不在,已成為承作企業掛牌上市的主力。

券商京華山一(Core Pacific-Yamaich)駐香港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對香港本土企業大亨來說,已不是要維持他們在各領域主導地位的問題,「現在是攸關生死存續的問題」;若無作為,他們將失去影響力。

香港手機和媒體市場已處處可見到中資滲透,如中國移動或現隸屬阿里巴巴集團的百年英文報《南華早報》。香港住宅房地產開發案更已是中資的囊中物,今年以來,香港本土開發商被完全排除在港府住宅開發案的競標外,迫使其轉向商業房地產或海外事業。

香港本土開發商被迫出走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教授丁偉指出,中國共產黨關心的是根本改變香港人不欲接受中國意識形態和制度的心態和觀念,「長期在香港經濟占有支配地位的本地企業大亨,將逐漸失去在地經濟的首要地位,除非他們和中國企業合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