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指出,「晚婚晚育」恐影響退休生活夢碎,主要是2重擔重疊壓垮。(示意圖,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現代社會,40多歲結婚並不稀奇,但「晚婚晚育」卻容易伴隨現實風險,倘若理財規劃不周,之後在教育費與退休生活重疊下,恐將壓垮家庭財務。日媒指出,一位46歲成為父親的男性,20年後面臨「不工作就無法生活」的現實,哀嘆得工作到75歲才能真正退休,只能祈禱屆時身體還能健康。
據報導,45歲才結婚的飯塚直樹,隔年迎來期待已久的孩子,隨著兒子長大上大學,家計壓力卻逐漸浮現,讓「為人父的喜悅」變成了「經濟重擔的開始」。這對夫妻年薪約480萬日圓(約新台幣97.2萬元),看似足夠舒適生活,卻因兒子就讀東京私立大學,光是學費與生活費重疊,讓他們捉襟見肘。
日媒指出,直樹在60歲退休後,再以嘱託形式工作(期限型的合約工作)至65歲,靠著兼職與年金的月收入約20萬日圓(約新台幣4萬元),加計太太薪水,2人合計月收約40萬日圓(約新台幣8.1萬元)。
因為孩子入學私立大學,教育費用負擔沉重,包括入學金約25萬日圓(約新台幣5萬元),每年學費約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2萬元)。另外,還有設施設備費約150萬日圓(約新台幣30.3萬元),加上補習費、教材費、考試費等,整體大學相關費用約250萬日圓(約新台幣50.6萬元)。
此外,兒子在外念書、需要付房租和生活費,每月開支約10萬日圓(約新台幣2萬元)。其中,4萬日圓(約新台幣8103元)由植樹夫妻匯款,剩下則是依靠獎學金與打工。
對於直樹夫妻而言,教育費與退休生活的兩難壓力日益加重,因為退休金多數用於提前還房貸與生活支出,如今存款已經剩不到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2.5萬元)。
植樹估算,家庭月收40萬日圓,扣掉房貸10萬日圓與匯款給孩子的4萬日圓,剩下26萬日圓(約新台幣5.2萬元)得應付自己的生活費與醫療開銷,幾乎無法存錢,倘若再有增加支出,恐將拖累兒子的未來,對於教育費與退休期重疊「焦慮不斷」。
他直言,原以為夫妻雙薪足以應對生活所需,直到現實逼近才意識到問題嚴重,現實就是得工作到75歲,如今只能祈禱到時身體還健康。因此,這對夫妻決定只要還有能力,2人都會繼續兼職,至少在10年內不想完全靠退休金過活。
專家提醒,晚婚與晚育意味著「現役工作時間更短」,風險不可忽視。教育費與老後資金容易重疊,再加上物價上升與醫療負擔增加,都會壓縮退休後的生活空間。
同時也建議,新人在結婚初期就制定長期理財計畫,定期檢視支出與儲蓄,才能避免「為人父的喜悅」最終變成「經濟重擔的開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