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子「1堅持」!母親過世遺產少逾百萬

2025/10/20 14:40

8旬老婦想立遺囑死後給平時陪伴朋友1百萬日圓,因兒反對,直到母過世後,發現存摺700萬日圓不知去向,若當時同意母決定,那麼他的遺產就會多600萬日圓。(示意圖,彭博)8旬老婦想立遺囑死後給平時陪伴朋友1百萬日圓,因兒反對,直到母過世後,發現存摺700萬日圓不知去向,若當時同意母決定,那麼他的遺產就會多600萬日圓。(示意圖,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家住關東地區某處城市的80歲老婦西村淳子(化名)自從丈夫過世後就一直獨自生活,而獨子智之(化名)每年只回家1次,某天久違回家,發現母親和1名渡邊陌生女子在客廳喝茶,由於平時看病、購物等,都是渡邊陪伴淳子,為表達謝意,淳子想立遺囑在死後給渡邊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1萬元),但兒子堅決反對,母雖妥協,但表示,此後只要渡邊幫忙做事,就會給他錢做為謝禮。

沒想到,當母親過世後,智之發現母親存摺7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7萬)不知去向,才想起母親說會給渡邊報酬乙事,若當時智之沒有反對母親給100萬日圓做答謝,那麼他的遺產就會多600萬日圓(約新台幣126萬元)。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智之平時1年只回家1次,因此,當獨子某日回家時,淳子告訴兒子說,由於平時都是渡邊在照顧她,為表達謝意,她想在遺囑裡,在其死後,留下大約100萬日圓給渡邊。

聽到母親突然這麼說,智之說:「等一下,媽媽。這太奇怪了。把我的遺產給1個完全陌生的人。你知道嗎,我是獨生子?」

當智之堅定地說出這句話時,淳子難過的說,沒有渡邊,我活不下去,但智之則認為,他很少回家,跟繼承遺產是兩碼事,因此,不同意母親立遺囑的決定,最後,母親妥協,表示不會寫在遺囑裡,不過作為回報,渡邊如果幫我做任何事,我每次都會感謝他,而智之同意了。

此後,智之和母親的關係一直疏遠,加上,他交往的女友不願與年邁的母親有任何瓜葛,因此他與家人的距離比以前更加疏遠,最終智之女友分手,此後不久,母親以 85 歲高齡安詳去世。

葬禮結束後,智之看了看母親的存摺,存款餘額大約有2000萬日圓(約新台幣420萬),上次查看的時候,也就是母親在世前,還有大約3000萬日圓(約新台幣630萬),但現在卻少了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10萬)。

從過往交易記錄來看,每月提取的生活費約為10萬至15萬日圓(約新台幣2.1萬至3.15萬),以10萬日圓的退休金計算,每年缺口約60萬日圓(約新台幣12.6萬),5年下來約300萬日圓(約新台幣63萬元),也就是說,剩下的700萬日圓不知去向了。

由於母親平時並買什麼大件東西,因此,智之突然想起,母親曾與其說過,渡邊只要幫她做事,她就會給回報。

專家表示,如果智之當初接受母親給渡邊100萬日圓的遺願,他只需1次性捐贈100萬日圓,那麼遺產就會多600萬日圓。

專家指出,為了避免像智之那樣的遺憾,首先要關心父母的日常生活,保持經常聯繫,多去探望他們。趁父母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多和他們談談,如果他們的決策能力下降了該怎麼辦。定期互動,例如一起看看他們的存摺,討論他們對未來的期望,有助於預防問題的發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