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給中國要小心?宋慶齡基金會被控斂財 福建60億善款進政府口袋

2025/07/19 17:14

中媒披露,部分公益機構的善款流向地方政府。(法新社)中媒披露,部分公益機構的善款流向地方政府。(法新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公益基金醜聞連環爆,曾是中國捐款收入第一的河南省級宋慶齡基金會(簡稱宋基會),多年前遭中媒踢爆非法集資,將善款投資房地產,涉嫌將公益項目變更為豪宅。近日中媒又起底福建晉江2家公益機構,高達15億人民幣(約台幣61.5億)的善款竟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中媒《財新》19日報導,中國地方債風險未減,卻有公益慈善機構的「善款」也流入其中,構成新的隱性債務。

中國審計署近日在《國務院關於202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中披露,11個地區15戶融資平台等透過發行非標金融產品(不符合國家頒布的統一行業標準和規格)、借款等方式,向1600多人、45家公益組織及村集體融資,新增隱性債務1.5億人民幣(以下同,約台幣6.15億)。

這份報告舉出典型案例,福建晉江融資平台2024年9月以來,向晉江市慈善總會、見義勇為協會等省內9家公益組織,借款15.02億元,部分用於政府投資項目等形成隱性債務。

報導說,儘管中國的慈善組織不能以投資名義提供借款,但並非不能進行投資活動。不過相關規定並未對公益基金參與投資的方式和規範作詳細規定,造成公益和商業的界線劃分模糊,各種「灰色投資」悄悄滋長。

報導特別提及,早在2011年,《南方周末》曾踢爆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商業運作有「貓膩」,稱其將大量資金用於放貸,涉嫌非法集資,且將公益資金交由員工持股的關聯公司運營,更有地產投資涉嫌變公益項目為豪宅。宋基會當時解釋,所做一切均屬為公益組織永續發展鋪路的「創新之舉」。但在更多專家學者眼中,其募款行為有大量遊走於法律邊緣。

宋基會醜聞炸開後,《BBC》曾引述中媒報導稱,資產近30億人民幣(約台幣123億)的省級慈善機構河南宋慶齡基金會,僅在2010年就接受捐款10多億元(約台幣41億),居全中國第一,公益支出卻只有1.4億元(約台幣5.7億),引起公眾對慈善捐款下落的關注。

不僅如此,在宋基會的一個公益項目用地中,有5分之4已經改建豪宅,和公益項目根本無關。宋基會的做法被砲轟是借慈善的名義,大量侵吞愛心捐款,還說許多中國慈善機構都存在類似的情況。

批評人士說,中國當局,尤其是地方政府,對慈善機構和慈善捐款的監管力度太弱,對此也沒有明確的法令法規,致使一些不法份子鑽漏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