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公布第1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81%,為4年來最大增幅。(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主計總處今公布1-3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7426元、年增3.03%,為25年同期最大漲幅;剔除物價因素後,第1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81%,為4年來最大增幅,也是4年來首度正成長。另,因出口表現亮眼,第1季製造業加班工時創14年同期最高,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加班工時更創統計以來新高。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3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848.9萬人,月增5千人、年增7.3萬人;第1季受僱員工平均849.1萬人、年增6.4萬人。就行業別觀察,以住宿餐飲業年增1.9萬人最多,批發零售業、支援服務業各增1.1萬人,製造業則年減3千人。
主計總處指出,由於AI商機持續,加上川普關稅政策引發提前拉貨效應,3月製造業加班工時16.9小時、年增0.9小時,連續10個月成長;第1季製造業加班工時平均16.3小時、創14年同期最高;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3月加班工時25.6小時、連續21個月成長,第1季加班工時平均25.9小時、創統計以來同期最高。
另,第1季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含本俸及固定津貼)平均4萬7426元、年增3.03%;經常性薪資中位數3萬8084元、年增2.98%;扣除物價漲幅後,第1季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3450元、年增0.81%,顯示薪資成長速度超過通膨。
不過,第1季全體受僱員工每月經常性薪資低於平均數的比率為69.77%,再創新高,即近7成受僱員工月薪低於平均數。主計總處表示,極端高薪者會把平均數拉高,使得低於平均數的人數變多;從經常性薪資10等分位組來看,D1經常性薪資年增4.08%、D8年增4.46%,而D2至D7年增2%至3%,顯示薪資以兩端成長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