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地政局推出「預售屋契約智能問答–Hi Landy」,為購買預售屋的民眾把關。(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購買預售屋動輒上千萬元,但因看不到實品,買賣雙方權利義務全需倚賴預售屋契約約定,行政院消保處查核去年11月全國預售屋契約,發現有建商在已備查的契約中添加違規的條文或補充協議,台北市地政局接軌生成式AI科技,統合預售屋契約法令、違規態樣等資訊,推出「預售屋契約智能問答–Hi Landy」,民眾在簽約時,可即時拍照問、語音查,避免掉入契約陷阱。
地政局指出,消保處查核全國60案預售屋契約,15建案不合格,代表每4件就有1件暗藏陷阱,違規模式多為建商在已經向主管機關完成備查的契約中添加的條文、或補充協議,違反預售屋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規定,消費者因無法判讀文字陷阱,在交屋時才發生消費爭議,例如業者承諾提供的衛浴設備是樣品屋陳設的某進口品牌,但契約寫的是該進口品牌相關「同級品」,買方在交屋時才發現裝設的是「同級國產品牌」。
地政局在2021年創新使用「分辨式AI協檢系統」,於2023年推出契約預檢機制,提前在預售建案依法備查銷售前,透過智能系統輔助,預為檢查業者將使用的契約是否暗藏違規條文,避免消費者簽約踩雷;近來稽查發現,預售屋定型化契約與已備查的版本相同,但在議約或簽約現場時提出在契約「新增或附加」協議內容,消費者難以判讀是否存在陷阱。
地政局接軌生成式AI科技,推出「預售屋契約智能問答–Hi Landy」,接軌時下LINE語音使用習慣,具備圖片、語音辨識二大功能,消費者對契約文件如有疑慮,可拍照問、語音查,即刻檢測條文疑義,無論是手機、平板、電腦都可使用,即時掌握契約陷阱。
地政局陳信良局長表示,「預售屋契約智能問答–Hi Landy」突破現行公部門契約比對系統,以「手機人人都會用」、「拍照上傳最方便」、「口說手寫都可以」、「預售市場不停變」為核心打造,能快速檢視契約疑義,掌握違規條文,為購買預售屋的民眾把關。
台北市地政局推出「預售屋契約智能問答–Hi Landy」,為購買預售屋的民眾把關。(台北市政府提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