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股已進入「危險區」!為何這次別指望川普和Fed救市?

2025/03/12 10:19

經過連續3週的持續下跌,美國股市在週一(11日)正式進入市場所謂的「危險區域」。(法新社)經過連續3週的持續下跌,美國股市在週一(11日)正式進入市場所謂的「危險區域」。(法新社)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經過連續3週的持續下跌,美國股市在週一(11日)正式進入市場所謂的「危險區域」,而在過去,每當標普 500 指數跌破 200 日移動均線時,聯準會(Fed)或白宮往往會出手干預,以提振投資人信心,但投資人這次卻不再抱太大希望。

《Marketwatch》報導,在2023年11月時,就遇到了聯準會或白宮救市的情況。當時,市場遭遇嚴重修正、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5%,聯準會暗示降息可能比市場預期來得更快,這推動股市在年底前大幅上漲。

但投資人這次卻不再抱太大希望。隨著標普 500 跌破關鍵技術支撐位,華爾街普遍認為,無論是川普(Donald Trump) 或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都不會急於出手相救。

Penn Mutual Asset Management 投資組合經理奇波隆尼 (George Cipolloni) 告訴《Marketwatch》:「我認為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上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目前還不清楚市場需要跌到什麼程度,才會促使政府採取行動。」

正如奇波隆尼所提到的,貝森特上週已經否認了市場存在所謂的「川普看跌期權」(Trump put),並表示隨著川普政府正在推動削減支出和關稅調整計畫,美國經濟將進入「排毒期」(Detox period)。

通膨遲遲未能進一步降溫,使聯準會幾乎無法採取寬鬆政策。許多投資人原本期待川普會迅速調整關稅政策或移民政策,以提振市場信心,然而,過去一個月的川普政府行動和言論,逐漸讓他們打消這個念頭。

投資人將200日移動均線,作為衡量市場長期趨勢的指標。當該指數跌破該水準時,可能預示著市場從牛市轉向成更具挑戰性的熊市環境。華爾街流傳一句老話:「200 日均線以下沒有好事。」

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 首席市場策略師考克斯(Callie Cox)告訴《Marketwatch》:「當市場進入危險區域(即 200 日均線以下)時,拋售可能加劇,市場波動性也會顯著放大。」

考克斯發現,自 2000 年以來,標普 500 在市場拋售過程中,曾 18 次跌破 200 日均線。其中 11 次股市迅速回穩或至少避免進一步下跌,而其餘 7 次則繼續走低。隨著拋售加劇,許多華爾街人士擔心,這次市場或許仍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

Evercore ISI 首席股票與量化策略師伊曼紐爾(Julian Emanuel)在週末給《Marketwatch》的報告中指出:「若標普 500 大幅跌破 5,700 點,而川普政府不調整政策,市場可能面臨更大下行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