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中)。(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協和電廠與第四接收站17日將進行環評初審,台電邀五位學者專家針對基隆港安、生態調查召開記者會。台電董事長曾文談話十分鐘內,強調了六次供電穩定,如果協和更新與四接持續延宕,要付出代價就是電網與供電穩定,他懇請外界理解,台電對四接鍥而不捨是因為「選擇有限」,且興建電廠也需要時間,北東電網電源目前只剩和平電廠,將有一定的壽齡限制。
四接環評初審前夕,從基隆工商界到四接所在地23位里長力挺,遭外界指稱是經濟部、台電在背後動員。
曾文生今回應,在環評審查過程中,台灣需要供電穩定與韌性,這個重要價值,不應該被忽略,必須拿出來權衡,他表示,不管地方工商業界或是里長,他們都是沉默支持者,但卻站出來說話,特別是工商界主要提出的訴求,就是「台灣的供電穩定與韌性」,這是要被考慮的價值。
曾文生也提到,時間因素也必須考量,台灣的用電不斷成長,但既有供電設施年限卻是一直在堆積。他解釋,北東電網唯一電源是和平電廠,也會有一定設備壽齡,而大家都不考慮建電廠需要時間。
他強調,台電被苛以穩定供電、電網韌性的責任,更向外界喊話,若繼續在這些(四接)問題延宕,付出代價就是電網穩定、供電穩定,他懇請外界要把相關價值都拿到天秤上衡量。
曾文生更說,台電這些年之所以鍥而不捨,希望通過四接環評,非常重要原因與理由,就是台電有責任「供電穩定」,與一般商業性開發不同,台電目的不是賺錢;萬一又沒過關,他強調,台電就是因為「手上選擇有限」,會努力說服環評,並重申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有其必要性。
至於外界拿極端軍事攻擊討論,曾文生也回應,台電有非常多電力設備是關鍵基礎設施,他直言,(電力)設施都是軍事衝突中,可能被攻擊的目標,但我們會因為這樣就不做嗎?台電也努力加強保安、保防,但對於供電穩定,協和四接有必要、也有需求存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