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路透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週三(8日)表示,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成為法立法的刺激支出法案,主要目的是幫助美國從疫情大流行中復甦,但可能對美國隨後出現的通膨困境造成了「一些」影響。
葉倫在卸任前接受《CNBC》節目採訪時表示,供應鏈問題和短缺是疫情期間推高物價的主要因素,但也承認刺激支出可能發揮了作用,葉倫坦言,這可能對通膨產生了一些影響。
川普政府在2020年執政期間批准了超過3兆美元(約新台幣98.89兆元)的疫情救助支出,拜登政府上任後,在2021年3月頒布了1.9兆美元(約新台幣62.63兆元)的救援計劃法案。這些行動為閒置工人提供薪資,支付了租金,並將數千美元直接存入美國人的銀行帳戶,在經濟受到疫情造成的困擾之際,推動了消費者支出急遽增加。
葉倫指出,這1.9兆美元的疫情救助法案和其他支出是必要的措施,藉此防止疫情對經濟造成傷害。葉倫提到,拜登上任時,疫情已經「失控」,每個月有數千人死於這種病毒,高失業率威脅著人們的生計。
物價上漲主要是由於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商品短缺,這些國家在疫情期間停產,這導致汽車製造商和其他製造商沒有足夠的半導體晶片和其他零件來生產商品。
葉倫表示,近幾個月來降低通膨方面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但自己仍堅信美國通膨正持續下降。勞動力市場已經降溫,但狀況良好,近期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利率可能仍高於人們的預期。但葉倫也補充,隨著川普即將在1月20日就職,經濟政策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有所增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