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立委盼擴大我金融業規模 金管會:支持「優質整併」

2024/07/10 19:04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表示,台灣金融業產值與GDP同步成長,只是沒有「超額成長」。(記者王孟倫攝)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表示,台灣金融業產值與GDP同步成長,只是沒有「超額成長」。(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10日)列席立院財委會,針對立委質詢,希望主管機關能協助擴大我國金融機構規模,才有實力去海外打「亞洲盃」或「世界盃」;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台灣開放金控執照至今已經22年,資產規模已經增加6~7倍,如果有優質的整併,我們會來推動持續。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昨日率領理監事等代表,前往金管會拜會,呼籲政府以新加坡為標竿,協助台灣金融業打國際盃,積極推動國內金融機構整併。

立委李彥秀。林德福等財委會立委今日也關注國內金融整併等議題。李彥秀指出,幾十年來,台灣金融業產值占整體 GDP 比重維持6%左右,沒有顯著成長,相較新加坡,近年來占比多在13%;而且,新加坡有三家銀行名列全球前百大銀行,反觀台灣無任何一家銀行擠進。她憂心說,目前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為「臺灣銀行」,20 年前曾經領先新加坡銀行、星展銀行,但現在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

對此,彭金隆說明,大家常用「金融業產值占GDP比重」來檢視,但這部分其實要再仔細思考;因為台灣擁有多元產業(如半導體等科技業),分母組成跟星、港不一樣;因此,台灣金融業產值其實是和 GDP同步成長,但沒有「超額成長」。

李彥秀問,如何擴大國內金融機構規模,有甚麼工具?彭金隆強調,國內成立金控公司今年已邁向22年,資產規模庫增加6~7倍,這跟新加坡單純走金融業擴大不一樣,我們有製造業,均衡發展對台灣最好。每個國家壯大金融市場做法不同,我們將持續強化金融發展政策,其中,只要金融機構有優質整併,我們都會繼續予以支持。

李彥秀追問,金管會宣示要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但要又該如何解決金融人才不足的困境?對此,彭金隆回應,全世界都在競爭人才,影響最重要的項目是「工作條件」及「未來願景」,因此,金管會將持續推動相關政策,且展開跨部會合作、共同解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