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股市與產業僅偏重AI 董事學會籲企業強化國際競爭力

2024/06/19 19:32

董事學會今日舉辦2024年年會。圖中講者為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記者歐宇祥攝)董事學會今日舉辦2024年年會。圖中講者為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記者歐宇祥攝)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台灣董事學會今日舉辦2024年年會,並公布〈董事會白皮書〉研究報告,學會發起人蔡鴻青表示,今年台灣經濟、股市持續加溫,市值前百大企業表現極亮麗,但中小型企業的成長相對落後,成長的熱門產業僅聚焦在AI,這些現象都值得留意,未來產業都應將目標放在提升附加價值,並積極強化國際競爭力上。

台灣近年經濟成長快速,尤其產業、股市受惠AI熱潮持續升溫,蔡鴻青指出,今年首季1813家上市櫃公司的市值合計超過70兆,前百大龍頭企業市值就佔了整體的51%、而台積電(2330)就佔了3成,龍頭與其他企業差距大。他認為,未來應該關注中小企業成長幅度,整體共榮才是較為健康生態。

蔡鴻青也指出,台灣企業多是國際供應鏈成員,雖然位居世界產業要角、不過出口相對沒有定價權力,因此需擔心中小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較為弱勢,連帶也沒有永續轉型餘裕;此外,台灣企業大多對併購等投資的態度較為保守,其實可以考量透過併購成長,提升國際競爭力。

蔡鴻青說,今年新政府上任,產業也期待政府對企業有更多支持,並不僅是維持國內經濟成長、還需要邁向國際,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也需要證交所協助將資金動能轉化為企業競爭力,除了營運等基本面,也需要跟股東等利害關係人溝通,強化整體產業競爭力,中小企業可學習龍頭廠成功因素,加速成長。

目前產業與股市熱度呈現「只熱AI」的趨勢,蔡鴻青強調,台灣現需要更新「微笑曲線」概念,不僅是透過技術、專利抑或品牌服務提升附加價值,而是要重新布局,連同製造端等整條曲線都提升到更高附加價值位置,並向資本市場藉力,增加國際競爭力,提升企業規模與成長幅度。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致詞時也表示,產業進化,股市成交值、成交量持續向上攀升,更多投資機構參與台灣資本市場,證交所也持續提供多元化商品,扶植生技、數位雲端、綠能等關鍵產業,期望主板、創新板持續熱絡,證交所將持續推進永續與數位轉型,協助企業增加國際競爭力,讓台灣新興產業得到資本資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