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台積電德國設廠「復興歐洲半導體」 人才、薪資考驗多

2024/06/11 08:16

台積電歐洲、中東和非洲法務總顧問湯瑪斯Mr. Gunnar C. Thomas進行專題演講。(記者林菁樺攝)台積電歐洲、中東和非洲法務總顧問湯瑪斯Mr. Gunnar C. Thomas進行專題演講。(記者林菁樺攝)

〔特派記者林菁樺/德國柏林報導〕「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10日重磅登場,因台積電赴德設廠復興歐洲半導體產業,吸引歐洲企業、國際媒體關切,德歐代表都強調「台灣的重要性」,台灣所生產的晶片足以轉動全世界產業,並點亮全球;但專家也提到,在德國設廠會遇到人力短缺、薪資、工會等不小挑戰。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台灣在全球科技生態系裡,尤其半導體產業是扮演關鍵角色,隨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設新廠,將邁向新里程碑;德國聯邦經濟暨氣候保護部產業政策總司長克魯蒂格(Kluttig)強調台積電赴德設廠「復興歐洲半導體產業」,也因歐洲對高科技產品有很大的需求,台灣半導體企業可拓展市場。

ESMC(歐積電)總裁科伊奇(Dr. Christian Koitzsch)演講中表示,歐洲出現不少科技業新創公司,ESMC對於和新創公司合作推動二十八奈米生產具有高度興趣,要興建更多水、電等工業生產的基礎建設,ESMC也會加強建設德國訓練基地,並且吸引更多全歐洲的年輕人才投入。

外界擔憂台積電到德國設廠引發人力問題,台積電歐洲、中東和非洲法務總顧問湯瑪斯(Mr. Gunnar C. Thomas)表示,台積電與學界間的合作緊密,並建立實習體系,讓台歐的學生能把理論結合實務應用。

德國矽谷協會顧問提姆(Dr. Torsten Thieme)坦言擔憂缺乏專業領域的人才,盼台積電吸收全球頂尖人才以解緩人力短缺,但他以企業經驗分享,以德國博世、英飛凌等廠商為例,「台積電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水」,可以有效解決人力短缺問題。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台積電海外設廠是呼應客戶需求,也因而切入歐美新客戶,對台灣供應鏈而言進入「大航海時代」、充滿機會。但曹世綸也提到,海外設廠與當地企業合資,就要了解當地勞工生態等文化,像ESMC負責人是客戶、夥伴都熟悉的當地主管,難度就會降低很多。

至於半導體產業屬於高耗能,但曹世綸強調,綠色減碳、製造是歐洲強項,結合世界一流的台灣半導體,近年晶片設計生產也往低耗能前進,「台灣是半導體設計製造,不僅是產品製造者,也是產品解決者」,雙邊合作能生產更低耗能的綠能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