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破產孫正義慘虧3700億 彭博:對信譽打擊比經濟損失更大

2023/11/08 16:28

曾經風靡一時的公共辦公室共享公司WeWork在美國聲請破產保護。(路透)曾經風靡一時的公共辦公室共享公司WeWork在美國聲請破產保護。(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曾經風靡一時的公共辦公室共享公司WeWork在美國聲請破產保護,導致對該公司投入巨資的軟銀董事長孫正義損失115億美元(約新台幣3707億),更嚴重打擊其聲譽。

據《彭博》報導,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在WeWork的暴露了他投資風格上的驚人缺陷,對他的聲譽造成的損害比他遭受到的經濟損失還要大,當初孫正義不顧周遭的反對,從軟銀集團和願景基金(Vision Fund)向享辦公室公司WeWork大舉投資,在軟銀集團資助下,2019年初WeWork公司估值一度躍升達470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之一。

不料僅僅幾個月後,WeWork的首次公開發行 (IPO) 文件揭露了重大虧損和利益衝突,令投資人對巨額虧損表示擔憂;隨後WeWork股價暴跌,導致軟銀損失約115億美元資產並承擔22億美元(約新台幣709億)債務。

紐約大學金融學教授Aswath Damodaran表示,孫正義行為表現出「我很傲慢」,對阿里巴巴成功的投資可能影響他的判斷,「在WeWork之前,孫正義領導下的軟銀認為是一家極其謹慎、聰明且富有遠見的組織......但我認為有時成功會讓人自負。也許成功讓我們相信自己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事情。這裡面埋藏著巨大失敗的種子。」

孫正義表示,他的投資決定是基於本能,從創辦人閃閃發光的眼睛或類似電影《星際大戰》中原力的靈感,然而,一位前軟銀高層指出,由於孫正義董事長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可能沒有聽取危險信號、顧問的反對,甚至創辦人WeWork諾伊曼提出的問題。

投資顧問公司Astris Advisory分析師布得利(Kirk Boodry)認為:「重要的不僅僅是投資損失,還有投資損失背後的故事」,「在投入巨額現金的情況下,企業價值被人為誇大,而傲慢的態度出現了,最終導致了崩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